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11178
大小:2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授课教师:刘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运用: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论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
2、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事先收集准备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论、漫画、flash小动画等情境材料并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复习旧课,预习教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收集有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方面的寓言故事、成语、名言等(二)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讨论:漫画中的人能钓到鱼吗?为什么?看漫画思考以漫
3、画导入,生动、形象,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展示漫画:挖个坑也能钓大鱼!新课教学10设问: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所讲的知识回答,也可作如下设问引导学生回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能这样区分的吗?我们应当怎样区分二者呢?)联系上节课所学知识思考回答借助教材P12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前者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后者则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
4、质。展示材料: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1、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展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比较表填写表格图表式简洁、明了,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综合能力展示表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比较表10(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设问:(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学生联系教材
5、思考并回答选取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典型代表的著名观点,在具体事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并得出:唯物主义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材料一:泰勒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希腊七贤之一。他首先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材料二:原子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
6、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10展
7、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较表填写表格图表式简洁、明了,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综合能力展示表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较表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设问:(1)“心”与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没有“心”就没有世界吗?(2)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生联系教材思考并回答选取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典型代表的著名观点,在具体事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并得出:唯心主义
8、的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视为第一性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材料一:王阳明,明朝哲学家,称自己的哲学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即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决定并产生一切。材料二: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混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