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ID:37502148

大小:13.23 MB

页数:159页

时间:2019-05-12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_第1页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_第2页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_第3页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_第4页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2月28第三章隧道线及断面设计隧道工程上节课内容回顾——2.3围岩分级研究其挖除的难易程度和开挖方式研究其稳定能力、稳定影响因素及为保持围岩稳定所需要的支护、加固措施等。围岩被挖除的岩体原状岩体围岩:在岩石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围岩分级的目的:①作为选择施工方法的依据;②确定结构上的荷载(松散荷载);③给出衬砌结构的类型及其尺寸;④制定劳动定额、材料消耗标准基础等;⑤进行科学管理及正确评价经济效益;2.3.1隧道围岩分级的因素指标及其选择围岩分级的指标,主要考虑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或其组合的因素。单一的岩性指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

2、性模量、抗钻性、抗爆性一般多采用岩石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作为基本的分级指标,具有试验简单,数据可靠的优点。但单一岩性指标只能表达岩体特征的一个方面,用来作为分级的唯一指标是不合适的。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岩体的完整性系数Kv:反映了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岩体的破碎程度的综合因素。岩石质量指标:10cm以上岩芯累计长度单位钻孔长度RQD(%)=×100%综合反映岩体的强度和岩体破碎程度的指标。围岩的自稳时间:从隧道开挖到顶部开始发生可察觉的移动、松弛所经历的时间,是综合岩性指标。(3)复合指标复合指标是一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岩性指标或综合岩性指标所表示的复合性指标。具有代表性的复合指标

3、分级,是巴顿(N.Barton)等人提出的岩体质量Q指标,Q指标综合表达了岩体质量的六个地质参数:Q=(RQD/Jh)(Jr/Ja)(Jw/SRF)岩体质量Q指标实际上是岩块尺寸、抗剪强度、作用应力三者的复合指标。2.3.2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对隧道围岩的分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考虑选择对围岩稳定性有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如岩石强度、岩体的完整性、地下水、地应力、结构面产状、以及他们的组合关系作为分级指标;其次选择测试设备比较简单、人为因素小、科学性较强的定量指标;在考虑分级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复合指标等。总之,应有足够的实测资料为基础,能全面反映围岩的工程性质。2.3

4、.3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BQ=90+3Rc+250KvR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Kv:岩体完整性系数。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初步分级。[BQ]=BQ–100(K1+K2+K3)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修正K1地下水影响的修正地下水是造成施工塌方、使隧道围岩丧失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地下水对围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软化围岩软化结构面产生流砂和潜蚀承压水作用K2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的修正成层岩体

5、、层面性状较大,为陡倾角且走向与洞轴线夹角很大时:对岩体稳定性无不利影响;倾角较缓且走向与洞轴线夹角较小时:容易发生沿层面的过大变形,甚至发生拱顶倒塌或侧壁滑移。《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规范将隧道围岩分成六级,分别是Ⅰ、Ⅱ、Ⅲ、Ⅳ、Ⅴ、Ⅵ,(4)围岩分级数字越小的围岩性质越。好山区公路线形设计受地形条件影响:高程障碍:公路前进方向遇到高山时,由于坡度的限制不能在一定距离内拔起越过山峰;平面障碍:山嘴伸出很急。第三章隧道线及断面设计克服地形障碍高程障碍平面障碍绕行方案深堑方案隧道方案沿河傍山绕行方案隧道直穿方案该采取什么办法?路堑指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成的

6、路基形式。绕行方案优缺点:优点:技术要求小,投资省、工期短;缺点:线路延长、弯道增多、形成高大边坡。只有在确认对运营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时才考虑。路堑方案优缺点:优点:造价低,施工进度快;缺点:路堑病害多、破坏植被。应以不形成高大边坡为原则。隧道方案优缺点:优点:能使线路平缓顺直,病害少,缩短线路,节省运输时间,不需用较大的坡度,不需设置太多、太急的曲线,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修建对自然植被的破坏。缺点:造价高、施工进度慢。一般情况下,采用隧道方案是比较有利的。当线路遇到地形高程障碍时,应该优先考虑隧道方案。经验指出:“山体可穿而不宜大挖,大挖必坍”。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

7、谈到经济和技术的比较。以宝成线秦岭盘山道为例。那里本应用隧道通过的,但为了赶工期,图省钱,草率地改用明堑方案。深挖边坡为1:0.75和1:0.5的陡边坡,边坡的高度达60m,个别边坡达到90m,岩层虽为花岗岩,但属于风化破碎带。开挖后,表层岩石很快风化,边坡站立不住。施工期间就不断坍方,其中最大一次塌方就达10万m3。边坡顶上普遍出现纵向裂缝。以后多次刷方,刷到坡顶达130m仍不能稳定下来。直到铺轨时,才不得不增添明洞,但已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并使施工程序极度混乱。(1)隧道走向?(2)洞门位置?(3)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