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96308
大小:601.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11
《教师自我心理保健(国培灾后心理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自我心理保健成都大学卢勤2007-7-5游戏第一部分灾后教师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第二部分灾后教师心理保健与个人成长第一部分灾后教师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一压力与职业倦怠压力是身体对施加在他身上的任何要求,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做出的反应。压力来源--压力情景产生压力的外在、客观环境或事件环境(自然、社会)生活事件自然灾害讨论灾难在哪些方面加重了教师的压力长期的压力的结果-导致职业倦怠重要的原因。职业倦怠什么是职业倦怠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将“职业倦怠”(Beurnout)概念引入心理学。用它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
2、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有一种情绪资源被消耗殆尽的感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容易发脾气,感到莫名的紧张、疲惫、压抑、沮丧、焦虑等,以致无法集中精力开展工作。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即一种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或同事,减少与学生的接触,忽视与学生的感情沟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视而不见。低个人成就感(lackofpersonalaccomplishment)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低或倾向于负面评价,看不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对前途悲观失望,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甚至产生自
3、卑感。讨论:地震后你所看到的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有哪些?有职业倦怠迹象的教师的人格特征有哪些?教师职业倦怠后果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措施(个人、环境)?教师职业倦怠后果:应对措施:第二部分灾后教师的心理保健与自我成长心理健康灰色区理论:健康不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Maslow&Mittelman提出的标准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适当的估价自己的能力生活理想目标切合实际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自身人格完整、和谐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在社会规范的要求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社
4、会层面个人层面学校层面情绪调节自我概念自我认知个人层面的心理健康维护自我接纳社会支持一、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分享:种子的故事“发现你自己,你就是你。记住,地球上没有和你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特的存在。你只能以你自己的方式唱歌,你只能以你自己的方式绘画。你是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所造就的你。无论好坏与否,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音符。”——卡耐基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包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2.自我概念的形成物理世界社会世界(社会
5、比较反射性评价)内部(心理)世界(内省自我知觉过程归因)3认识自我的途径纸笔测验投射测验:“我是谁”二社会支持有趣的故事一位青年人拜访年长的智者。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即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做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做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做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第
6、四句话是:把自己当做自己。”青年问道:“如何理解把自己当自己,如何将四句话统一起来?”智者说:“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建立你社会支持系统在这次地震中你首先想到了谁?如果你现在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谁会给你精神上的安慰?谁会给你物质上的支持?活动与分享:构建你的社会支持网络三.情绪的自我调节人的四种原始情绪喜、怒、哀、惧三种基本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目标合理-期待合理-认知合理-处理合理-情绪的自我调节生活中从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发现快乐的心。Brainstorm1当我陷入某种负性情绪中,我会...2当我......我感到快乐!四我的自我保健计划生活方式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
7、制定您的健康保健计划日计划(如:每天赞扬自己一次;放松一次...)周计划(如:家庭娱乐一次;锻炼身体不少于两次...)月计划(如:至少朋友聚会一次,看一本书...)年计划(如:旅游一次;参加培训一次...)小组活动并分享换个角度看问题生活可以很精彩!走过灾难彩虹再现生活会更精彩感谢林丹华、陶来恒、巨红琳、陈艳萍、黄丽珊、陈一心、陈秋燕、乔志红等教师对该课程的贡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