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95182
大小:343.3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12
《中学艺术教育和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艺术教育和德育交互渗透与促进的研究》结题报告顺德大良实验中学课题组一、课题基本情况2005年2月,我校申报《中学艺术教育和德育交互渗透与促进的研究》课题。2007年3月12日,该课题被正式列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子课题。2008年2月,课题研究基本告一段落。本课题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同时《桂畔晨曦——广东顺德大良实验中学<中学艺术教育和德育交互渗透与促进的研究>专辑》出版。二、研究宗旨与目标明确了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审视了办学的出发点、立足点与基本点。促进了德育教研水平,推动“两艺一主”的办学策略朝纵深方向发展,打造艺术教育品牌学校。总
2、体目标:寻求建立一个适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以“艺术教育活动”为主线的德育模式,探索如何将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形成一种系统而规范的艺术特色教育,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继续推动学校的整体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主要目标:(一)教育产品目标(二)学校工作机制目标(三)理论与技术成果目标三、理论依据(一)政策依据“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展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二)教育科学理论依据艺术教育家丰
3、子恺广义的艺术教育观,是可以并且应该在日常生活的广泛范围里,通过艺术教育达到“美的教育,情的教育”。(三)心理学依据中学阶段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对美的感知最为敏锐且最容易走向偏激的时期。审美是从感知对象开始,审美心理的形成必须具有高度的审美穿透力和敏锐性,因此学校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注意培养中学生的感受美、爱好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四、研究过程和主要内容及措施研究过程的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开展课题的申报、论证,组织了实验队伍。(二)启动阶段:举办开题仪式,开始实验研究工作。(三)实施阶段:实验工作铺开。(四)总结阶段:经验总结报告,召开课题结题报告会。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4、(一)做精做大做强艺术学科的教育在艺术科教育已积累较好经验的基础上,我校继续沿着“艺术特色教育立校”的办学思路,把艺术科教学做精做大做强,以其为辐射源,为艺术教育开辟广阔的天地。(二)做好普通学科的艺术教育渗透1.艺术教育对德育课的渗透美育重在情感陶冶和审美修养,而德育重在意志行为的优化和伦理道德修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中,利用美的因素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从情感、美感的角度来体验道德行为,以达到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行为的目的。2.艺术教育对各科智育的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艺术教育,通过学科独特的审美方式来诱导学生增加审美愉悦,加强情感交流,将学生导入一种健康
5、高雅的审美境界,通过审美境界来认识事物,以此达到以美启智、以美强智,又以智识美、以智爱美、以智创美的目的。3.艺术教育对体育的渗透教师通过体育审美方式来诱导学生的体力发挥,以自身示范行动形象来激发运动模式的美感,通过健美的形式来强壮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健康的体育竞技观。4.艺术教育对劳动教育的渗透教师有意识地将艺术教育渗透于劳动教育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为创造劳动成果美而积极学习和掌握劳动技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劳动中享受到劳动成果美的愉悦,从而激发起其劳动热情和劳动乐趣。(三)教师在仪表语言行为里渗透艺术教育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美的播种者,应以其思想之美、心灵之美、性格之美、
6、气质风格之美等去影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艺术教育功能,通过言传身教的示范,不仅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要教学生做人,以自己的道德学问、人格情操、行举止,树立“师者,人之模范”的美好形象。(四)在校园环境建设里渗透艺术教育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浸染理论”:学校的环境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前提,它对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情操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1.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校园“三化”:绿化、美化、净化。“三挂”:挂名人画像、挂宣传标语牌、挂学生的书画作品。教室布置:一有情趣、二有创意、三有特色。2.建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校园内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7、教师要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去关爱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从而使校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共同产生浸染式(熏陶式)的艺术教育功能。(五)艺术教育对活动课的渗透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精心设计和组织多样活动形式,把艺术教育恰当地渗透其中,通过富有艺术性的活动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和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兴趣、爱好和审美情操,发展其特长,挖掘学生右脑潜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水平,提高学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