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泾油田不整合面特征及对油气聚集影响

镇泾油田不整合面特征及对油气聚集影响

ID:37491270

大小:270.3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镇泾油田不整合面特征及对油气聚集影响_第1页
镇泾油田不整合面特征及对油气聚集影响_第2页
镇泾油田不整合面特征及对油气聚集影响_第3页
镇泾油田不整合面特征及对油气聚集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镇泾油田不整合面特征及对油气聚集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3卷第1期江汉石油科技V01.23No.12013年3月JIANGHANPETROIJEUMSCIENCEANDTECHNOLOGYMar.2013镇泾油田不整合面特征及对油气聚集影响王震,李敬松,刘汝敏,李仲东(1.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河北燕郊065201;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摘要:镇泾油田经受鄂尔多斯盆地晚印支构造运动,在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形成了不整合面。而不整合面的存在与油气聚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测井、钻井等

2、资料将研究区不整合面剖面结构划分共划分为7种;根据不同的不整合面结构测井响应特征、孔渗特征纵向划分水解带、淋滤带同时指出水解带的岩性为泥岩,淋滤带的岩性为砂岩,是最好的不整合面剖面结构,不整合面下易形成圈闭。镇泾油田淋滤带主要发育在工区东北角、东部及南部,且在淋滤带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淋滤带发育的地区是下步勘探的重点区域。关键词:镇泾油田;不整合面;分布规律;油气聚集镇泾油田大地构造位置属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关。风化壳在纵向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上部,构造区划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向斜南段。石至下依次

3、是水解带和淋滤带。水解带因含高岭土油勘探实践表明,本区自上而下钻遇的地层有第四较多,岩性常为泥岩,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很低,系,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可作为封闭油气的盖层;淋滤带常有较大孑L隙度和安组和三叠系延长组(未穿)。上三叠统延长组上渗透率,既可做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又可储集油部在本区受晚印支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剥蚀缺失,造气。不整合面在断层或岩性配合下,可以形成圈成与上覆侏罗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目前,闭,是可以成藏的。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剥蚀面的研究主要集根据测井、录井资料

4、,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中在其对油气的输导作用和聚集作用上而对不整合田所有井的延长组顶界不整合面上的岩性、不整合之下的油气藏研究甚少。鄂尔多斯盆地在不整合面下的水解岩性带和淋滤带的岩性做了统计,并从面上研究的成果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主要集中在前中总结出7种具有代表性的不整合结构:①I型为面提到的两个方面,研究区HH101井在不整合面之不整合面之上的砂岩,水解带的泥岩和淋滤带的砂下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说明淋滤作用对长6油气岩,~IHH101井等;②II型为不整合面之上的泥成藏的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进一步

5、扩大镇泾岩,水解带的泥岩和淋滤带的砂岩,如HH102井油田在延安组、延长组的勘探开发力度,就需要对等;③m型为不整合面之上的砂岩,水解带的泥岩研究区延长组顶部的剥蚀面结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和淋滤带的泥岩,~IZJ12井等;④1V型为不整合面对油气聚集的影响等有更深入的认识。之的上泥岩、水解带泥岩、淋滤带的泥岩,如SK1—3等;⑤v型为不整合面之上的砂岩、水解带1不整合面剖面结构缺失,淋滤带的泥岩,~ISK4井等;⑥VI型为不整合面之上的砂岩、水解带缺失,淋滤带的砂岩,如不整合面之上多为砾岩或砂岩(通常称

6、为底砾SP1井等。岩),不整合面之下是风化壳。风化壳的厚度从几米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这与古气候变化、构造第一作者简介:王震,男,工程师,硕士。200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获矿产普查与勘探运动、生物活动、地下水的性质和流动等多因素有专业硕士学位,现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相关工作。·2()·江汉石油科技第23卷Ⅲ^-_’In如'柏b性是泥岩时,测井曲线表现为高自然伽玛,声波时0口II^m1l∞蔷寄喾lm_1’单一一I差在高值背景上出现周波跳跃;深、浅电阻率值较二l_=-_L~围岩低,与炭质泥岩有明显

7、差别。::./一.1~l3不整合面结构中的孔渗特征_二L三广由于研究区不整合面之下没有连续的取心资料,所以对主要通过三孑L隙度测井及有限的薄片资-予I料来研究不整合面结构中的孔渗特征。l:::~.图2为6口井不整合面结构中的声波时差与密度●●●、-一的交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不整合面之上的砂岩···lJ::--Ir{、···、J___-__-y=——●●_-—-图2不整合结构中的AC—DEN交汇图●艉田E日田田●●■■●■●■■■■■●l■■或底砾岩具有最差的物性,密度大于2.4m;声波图1Hhl01

8、砂一水解带一淋滤带砂剖面结构时差小于250s/m,如果换算为孑L隙度,则不整合面之上的砂岩或底砾岩的孑L隙度应普遍小于12%;2不整合面结构的测井响应而不整合面之下的淋滤带的物性则明显要好于不整合面之上的砂岩或底砾岩,密度较其小,而声波时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类型通常为砂岩,也可能为底砾岩,但也存在泥岩和过渡岩类。砂岩是不整差较其大;对于水解带,测井响应变化较大,数据合面之上常见的岩石类型,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低点分散,说明水解带可以很致密,也可以疏松。总得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