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

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

ID:37482652

大小:53.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_第1页
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_第2页
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_第3页
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_第4页
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_第5页
资源描述:

《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你的脸就是你情绪的积累2017-03-17  WoLAN智慧生活社区版权声明:本文为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为防止未经授权转载,现加上原创保护,转载请加微信fushuzhuoluo作者:萧萧依凡(富书签约作者),选自新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01一件很久远的小事,我一直记忆犹新。多年前,我和一位阿姨走在路上。一辆电动车从身边路过,车灯狠狠地从阿姨的胳膊上刮过去。阿姨踉跄了几步,我连忙扶住她。那辆电动车剧烈地摇摆了几下,然后在前面骤然停了下来。一双穿着时尚高跟鞋的脚支到了地上。车主扭过头来,大声地骂骂咧咧:“没长眼睛啊。怎么走路的,净挡道。”我们明明是在便道最

2、靠里边的位置上。更何况,电动车是从身后过来的,当时左右并无其他车辆与之抢道。我气不过,准备跟她理论。阿姨拉住我,摇摇头,低声说不要跟这样的人一般见识。然后,她抬起头笑着说:“姑娘,对不起啊。”那姑娘居然毫无愧色,厉声说道:“算你们识相。要不是我没空,今天非跟你们好好聊聊!”说完,电动车一溜烟儿地扬长而去。我内心愤懑,觉得阿姨实在有点“包子”。我们明明在理,却硬要吃这个哑巴亏。况且,就算那姑娘一时情绪不佳,也不应该在别人身上撒气!阿姨看着我疑惑的表情,说:“你年纪还小。她并不是什么一时心情不好,拿人撒气。你看她那张不好看的脸,一瞧就不是什么内心良善的人。我们何苦要惹这种人,

3、让自己不开心。”我更加疑惑。抛开心中的不快,客观地说,那姑娘其实长得很漂亮,五官很是精致。但是,仔细想想,她虽然漂亮,一说话嘴角斜吊,眉目之间满是凶狠,想来是长期暴戾所致,确实不那么好看。好看不同于漂亮,无关外表的精致与否,是一种让人很舒服的内心体验。当然,这是我后来才领悟到的。一个人的脸骗不了人,那是多少昂贵化妆品都掩盖不住的。一个人日常的情绪,是先于也深于各种伪装,最深刻地呈现在脸上的。正所谓,看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观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 02对于一个人好看不好看,孩子通常是很敏感的,是天生的评判者。这也是我们成长中对于情绪判断

4、的第一个懵懂却准确的阶段。读书时,我曾带着一行人去支教。那些伙伴都是第一次和孩子们见面。仅仅是在自我介绍之后,大家的受欢迎程度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其中一个男同学,并无特别之处,却倍受孩子们的喜爱,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就连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孩子,也变得活泼了好多。而同行的某些素来性情乖戾的俊男靓女,虽能歌善舞,却依然备受冷落。我心生好奇,私底下问几个孩子,为什么他们特别喜欢那个男同学。几个孩子歪着头,想了一会,居然回答我,因为他长得很好看。我惊讶于孩子们用词之谨慎。那位男同学长相普通,和帅气并无瓜葛,但性情确实很好,在同学中人缘也很好。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很开通豁达的

5、样子。所以,吸引孩子们的,正是他长久积淀下来的“气场”。孩子们的判断标准,都是身边一张张单纯好看的脸。这些稚嫩的脸,不曾有长久不良情绪的积累,都一如白纸般纯净美好。所以,他们总是能一眼从大人堆里找出那个和自己一样“好看”的同类人。如果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心地不善、长期悲苦的人,即使是对小孩子摆出一张笑脸,小孩子也会下意识地躲起来,即便这个孩子平素开朗外向。慢慢长大之后,我们会有那么一个阶段,在简单与复杂之间徘徊,对善与恶,好与坏,生出恍惚,生出诸多不确定性。我们会阶段性地失去孩子般准确的判断力。我们眼中会忽略掉“好看”与否,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漂亮与否上。03但是,当一

6、个人有了一定阅历之后,依然会慢慢回归到儿时,能容易地对他人做出判断。对方过往的情绪,会变得一目了然。这个阶段,我们逐渐成长为最优秀而精准的“以貌取人”者。关于“以貌取人”,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生动案例。一次,林肯总统面试一位新员工,后来他没录取那位应征者。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问者不理解,又问:“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一个人四十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四十岁以后的脸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四十岁以后的长相负责。”在年少那个似是而非的年龄,我读这个故事,曾生出同样的疑惑。作为一个总统,应该是理性超于常人的,他何以这般“任性”

7、?可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逐渐领悟到“以貌取人”的内涵。这并不是毫无依据的个人好恶。情绪心理学中曾提到,情绪是有外显功能的,面部表情是情绪外显的表现之一。情绪会通过人的面部流露出来。同理,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我们亦可以推测他人一时和一世的情绪。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名人,曾留下那么多"以貌取人“的名言警句。席勒曾经说过:“心灵开朗的人,面孔也是开朗的。”无独有偶,巴尔扎克这样说:“心灵反映生活,面貌反映心灵。”人最无法自我欺骗的就是自己的情绪。情绪总是堂而皇之地走出内心,爬上脸庞。那些内心狰狞,常年沉浸在消极情绪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