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

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

ID:37458213

大小:8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_第1页
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_第2页
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_第3页
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_第4页
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音乐史拿分要点一.远古→先秦1.名词葛天氏之乐都记述了先民歌舞的情形。这种“三人操牛尾歌八阙”,成鸟羽而舞的形象,是最古老的音乐文化艺术,也是世界上最为原始的歌舞艺术。击石抚石、百兽率舞(说是远古人打完猎后,庆祝狩猎的丰收,找石头打出节拍,模仿野兽的样子跳舞。《吕氏春秋·古乐》:“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以糜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缶之音,以至舞百兽。”从这些大约是我国最早记载文艺的史料可以看出,文化之源在于社会生活。)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

2、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舞雩传统祭典中的宗教音乐。弹歌远古时期,反映狩猎生活的燕乐官廷宴饮、娱乐时所用民间俗乐之泛称,又作“宴乐”或“燕乐”。雅乐专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所用的乐舞。候人兮猗兮猗二字为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虚词可能应用的是拖腔唱法。十二律十二律是古人用十二根律管所定的十二个标准音,分为阴阳两类,阴律又叫六吕,阳律又叫六律。五声传统的五声音阶是指“宫、商、角、徵、羽”。

3、三分损益法中国古代制定乐律的生成方法。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根据某一特定的弦,去其1/3,即三分损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上方五度音;将该弦增长1/3,即三分益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下方四度音。从一律出发,将上述两种方法交替、连续使用,各音律得以生成。扶耒八音所谓“八音”,就是周代以直接关系到乐器发音的材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作为乐器分类的依据,从而把所有的乐器分为八类。“金”(上古称铜为金。青铜制的钟、等乐器属这一类。“石”(有石制的磬)、“土”(实指用土烧制的陶。埙属此

4、类)、“革”(“革”即皮革。鼓类乐器虽然有木等各种鼓框,但受击发声在于皮革,所以鼓类乐器属此类)、“丝”、(中国的弦乐器自古以来即用丝作弦,故弦乐器瑟、琴、筝均属丝类)、“木”(木制的击奏、刮奏乐器如“木兄”、“吾欠”)、“匏”(“匏”是葫芦类植物,笙、竽等簧管乐器用它作座,故归一类)、“竹”(箫、管、笛等竹制管乐器属这一类)。桑林商代乐舞“桑林”仍是万人瞩目的盛大祭祀活动。“桑林”之祭所用的乐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称为《桑林》了。蜡辞这是一首最古老的祭歌,作者是伊耆氏。六代之乐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得

5、最高典范即原始氏族社会传为黄帝之乐的《云门》、传为帝尧的《咸池》、传为帝舜之乐的《韶》和奴隶社会禹的《夏》、商汤的《濩》、周武王的《武》。周代制定礼乐,六代乐舞用于郊庙祭祀。以《云门》用于祭天、《大咸》用于祭地、《大韶》用于祭四望、《大夏》用于祭山川、《大濩》用于享先妣、《大武》用于享先祖。击壤歌九歌原为楚国地区民间祭祀歌曲,由十一首楚声歌曲组成,歌词经过诗人屈原整理,为《楚辞》名篇之一。二南所谓“二南”即《周南》、《召南》等25首乐歌之简称,因产生于周公、召公封地之南而得名。北里之舞纣王穷奢极侈

6、,整日歌舞作乐,他令师延作些艳曲助兴,师延没法,只好作了“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即现在所谓的黄色音乐。郑声春秋时郑国的民间歌舞类音乐,在孔子看来郑声与雅乐有着相反的趣味,“郑卫之音”其实是一种继承了商音乐传统又生动活泼的民间音乐。采薇之歌越人歌春秋时代还有一首颇具影响的南音代表的南方乐歌体系,独树一帜于中国古代乐坛,是中国乐歌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孺子歌《孺子歌》属南音(又名《沧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七声我国的七声音阶。72.申论题儒家的音乐思想:儒家的音乐思想

7、主要收在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的《乐记》一书中。承认音乐使人快乐,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情感的需要而不可缺少的,外界事物的刺激能引起内心的感应,形成感情再通过有组织、有规律的声音和舞蹈将其表达出来便是音乐。并且主张把音乐当作维护统治的一种有力工具。道家的音乐思想:就音乐来说,如果无声才是最伟大,最高的音乐,这是取消式的诡辩主意说法。墨子对音乐的看法:他对音乐取否定态度。他认为音乐对于人民无益而有害。荀子对音乐的看法:荀子认为人们需要音乐,这是“人情所不免”的,但为了防止音乐陷入邪乱,他反对的“淫声”“夷

8、俗邪音”和“郑卫之音”,实即泛指民间音乐。他要求音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把音乐的社会功能提高到政治教化。吕氏春秋对音乐的看法二.秦汉→魏晋南北朝1.名词乐府:秦汉时期,以“少府”掌宫廷供奉时,其下属的音乐机构。琴清英:琴学著作。汉代杨雄撰。原书已佚。协律都尉(李延年)汉代乐官名称。汉武帝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备二千石印,主乐事。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论著。魏末嵇康撰,为《嵇康集》的第五卷。鼓吹乐汉以来我国传统音乐中,一类以打击乐为主的演奏形式和乐种常有歌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