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4549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教师呢?观察我们周围幸福和不那么幸福的教师的人生轨迹,剖析我们自己感觉幸福和痛苦的职业生涯片段,浏览目之所及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传记,从中可以发现不妨称之为幸福教师秘诀的三条定律: 一、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 在教育远未普及,教育从业人员不多的年代里
2、,教师作为少数拥有知识的社会成员,往往被人们视为“先知”而倍受尊崇,在古代甚至成为知识与道德的化身,一度被抬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高度。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但时代不同了,如今科技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不仅不再由教师等少数人所独享,而且教师中的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已居于知识分子的基础阶层。往昔视同父子的师生关系早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上,我们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调整心态: 1、放下因巨大的历史文化惯性而留存于我们心中的“师道
3、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事实上,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的与学生及其家长的人际冲突,不少是因为我们自觉不自觉的自视高人一等造成的。 2、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不与从政者比地位。居庙堂之高,有“高处不胜寒”的苦恼 ;处江湖之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不与经商者比财富。你“财源茂盛达三江”,我桃李缤纷满天下。陶铸在文革中横遭迫害时曾赋诗遣怀,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境界太高,我等虽为人师
4、,但实为常人,很难达此崇高境界,但适时调整心态,使心理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平衡,还是可以做到的。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有医学专家称心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过了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现代教育强调五育并举,体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体育的重要,但多数教师自已并未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由于长年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加之疏于锻炼调节,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同样堪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比一般人更理解“健全的精神在健全的
5、身体中” 的含义,比一般民众拥有更多的健身知识,更为注重身体的保健与锻炼。从个人角度看,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我们除专业知识与经验外几乎唯一的个人资源,更应特别珍惜;从社会角度看,教师也应为学生树立终身从事健身运动的表率,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开展,为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作出自己特别的贡献。作为教师,要获得生活的幸福,还应该在以下两方面调整个人的工作生活方式: 1、自觉执行“两规”。即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有效的事情,不要透支生命去做于己不利于人未必有利
6、的所渭“奉献”。 2、积极适度休闲。要善于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紧张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自我保健、游戏、娱乐、幽默等活动,以调整身心、保持精神的健康状态。二、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教师的生命是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中,我们由稚嫩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衰老。在我们的学生中的长者、贤者成为社会栋梁时,我们便自然地从三尺讲台上悄然消失,成为人生夕照景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身为教师,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职业生涯失败而人生却幸福的教师
7、是不存在的。善待学生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前提,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 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那么,怎样善待学生,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开启教育的成功之门呢? 教师出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前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一文中对这个问题曾作过精彩的阐述。笔者读后有醍醐灌顶之感,特将其复印置于案头,
8、心领神会,谨遵奉行,获益非浅。今不揣冒昧,照录如下: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与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