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与毫升教学案例

升与毫升教学案例

ID:37442627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升与毫升教学案例_第1页
升与毫升教学案例_第2页
升与毫升教学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升与毫升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升与毫升》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中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在动手操作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1毫升的含义,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升于毫升之间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3、让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课堂上的阅读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能进行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学生:(个人)收集毫升做单位的不同容器、1瓶100毫升的饮料

2、、1只纸杯  (分组)自制1升容器、50毫升水、瓷碗、茶杯、微波盒各1只  教师:教学光盘、1个1000毫升量筒、1个10毫升量筒、滴管1支、500毫  升量杯2只、水一盆  教学过程:  一、交流比较——初建观念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分组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每组有一张工作单,请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操作观察,将自己最真实的收获填写下来。  1、组内交流收集容器的容量,注意使用的单位。  2、将容器内所装液体的多少与自制容器中的1升水进行比较,填写结论:  我们认识到:计量比较____的液体常用________作单位。  3、交流导入:  (1)指名

3、汇报结论。  (2)展示以毫升作单位的容器,读一读容量。  (3)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些容器比通、锅要小得多,用升做单位显然不合适,因此我们就要用到另一个容量单位毫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4、课件出示例题,你能说说它们的容量吗?  介绍并板书:容量还可以用“ml”表示。  5、小结:学到这,你对毫升这个容量单位有了哪些初步印象?  [以生活中的毫升切入学习内容,符合以学生的事实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再通过观察和实验,比较直观地帮学生建立起毫升表象]  二、观察实验——体验概念  大家都认为毫升时比较小的计量单位,到底1毫升是多少呢?  

4、1、观察滴管中的1毫升水有多少。  2、用滴管向量筒中滴1毫升水,数数1毫升水有几滴,填写结论并组织交流:  我们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习:(想想做做1)  出示题中四幅图,猜一猜药水的容量,学生猜完出示答案,齐读。  4、分组操作,估测容量  将50毫升水分别倒入瓷碗、茶杯、微波碗,观察水面在哪里,讨论估算三种容器的容量,并填写结论:  我们看见:水面大约在瓷碗(——)处,容量大约是()  茶杯(——)处,容量大约是()  微波盒(——)处,容量大约是()  你能实验验证吗?(量筒测量)  小

5、结: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由直观的观察提升到抽象的估测,学生对毫升的认识递进式提升。自主实验探究的空间使得学生兴趣浓厚,收获颇丰]  三、自主探究——提升认识  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它们有不同的使用范围,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介绍量杯的用法  2、指名将1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思考升与毫升的关系,填写结论:  可以倒()杯,因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交流。  3、再做实验验证。  小结板书:1升=1000毫升  4、小练习  (想想做做3):  ①估测:三种饮料分别是多少毫升?  ②计算:每

6、种饮料分别要多少瓶正好是1升?  (想想做做4)  ①独立填写。  ②指名交流答案与思考过程。  5、小结:学到这里,你对毫升这个容量单位一定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了吧!能谈谈你现在的认识吗?  [给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的空间,很好地实现1升=1000毫升的意义建构。估测计算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升与毫升的进率,也可感知一些常用饮料瓶的容量]  四、生活应用——体验价值  1、实践活动  倒出100毫升饮料,按正常饮用习惯喝完,填写结论:  数一数:()口能喝完  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是()毫升  2、阅读拓展:  (1)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2)师小结:

7、阅读部分结合毫升知识向我们介绍了人体血液与义务献血的常识。  指名交流读后感想。  [实践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容量观念;“你知道吗”自主阅读让学生了解毫升与我们息息相关,了解科学知识并接受关爱他人的教育]  五、小结延伸——拓展升华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与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什么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