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42443
大小:776.9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3
《开机次数记录器课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章概述1.1系统功能利用AT89C52单片机芯片和24C02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使用24C02串行EEPROM进行存储开机次数,由LED数码管显示存储的开机次数。单片机开1次机,从24C02中读取数据,然后加1,最终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就是开机次数,当数码显示管的数据增加到99时,自动清零。1.2设计内容及要求把单片机和记忆芯片串联起来,通过往单片机里下载程序,使其可以简单的实现24C02的记忆功能以及单片机计数器的功能。要求焊接好开发板,并在发的开发板上进行调试。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1总体思路该系统的功能就是能测量开机次数。要完成此
2、功能,关键在次数的写入和读出,因此只要能累计关机或开机次数,并且能在开机后读出来,即可实现记录的功能。采用AT89C52和24C02作为基本元件.以口P3.4和P3.5来控制24C02的时钟信号线SCL和数据线SDA。载入程序,自动初始化,在数码管上显示开机次数,将程序下载到芯片时,显示的第一次为0。然后进行判断是否有操作:若是开机,则存储在24C02中的数据加1,然后立即读出显示在数码管上;若是关机,则24C02里面的数据加1,在再次开机时将数据读出显示在数码管上。注:本次的系统设计采用99溢出,即当计数99次后自动清零。13初始化显示开关机次数判断是开机还是关
3、机关机24C02存储数据+1检测开机开机24C02存储数据+1调用24C02中的数据调用24C02中的数据图2.1主程序流程图2.2系统工作原理用AT89C52、24C02及其外围电路构成一个系统,完成一个开机次数记录器的设计。每次在按了复位键或开关键后,显示的开关机次数在前一次的显示数值上加1,以此类推,在满99次后,重新开始计数。在此目的实现过程中,程序要实现包括89C52的读地址、读24C02子程序和写入24C02程序、子程序的显示等主要功能。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按键电路,LED显示器电路以及开机电路。13硬件电路设计如图所示:单片机按
4、键电路LED显示开机电路大脉冲源图2.2硬件电路设计第3章硬件设计3.1单片机的选择单片机它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I/O接口电路、定时/计数器以及输入输出适配器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本设计使用到的元器件包括:AT89C52芯片、数码LED显示器、七段LED数码管的译码。其中AT89C52是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负责控制各个部分的协调工作。在其外围接上复位电路,上拉电阻,数码管,按钮以及振荡器,数码管段选P0口,位选P2口。3.2开机电路的设计复位电路是使单片机初始化,即使单片机重新开始执行程序。当复位开关按下
5、,RST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程序从头开始执行。通常选择C=10~30μF,R=1K,本设计采用的电容值为22μF的电容和电阻为10k电阻。在此次课程设计电路中复位实现次数加一。13图3.1开机电路3.3LED显示电路的设计-电源供电电压为5V,当上拉电阻选用1000Ω电阻时灌电流为22mA。不会损坏单片机的I/O口,同时也可以为数码显示管起到限制电流的保护作用。图3.2驱动电路LED显示接线部分13图3.4LED显示电路第4章开发板焊接及其测试4.1开发板的焊接根据焊接的开发板上的提示,先将要测量电阻及电容测量好,然后根据先焊接矮的,后焊接高的,焊接电容时要注意
6、方向,焊接三极管时要注意有字体的一面朝右朝下,再根据元器件的性能看准方向焊接,焊完整个开发板。4.2开发板的测试根据端口接线表将开发板连接好,进行测试,通过按INT1键看开发板的变化,如果不对看看接线是否有误,或者测量原件的好坏。第5章软件设计及调试5.1软件设计见(附录B)5.2软件调试仿真测试13图5.1仿真图第6章系统联调及操作说明1、先在keil软件中将程序运行,编译成功后会产生后缀有.hex的文件,将此文件导入proteus单片机中,进行硬件仿真。仿真结果如图5.1。2、当点击按钮sw1或断电重启时,单片机读取24c02数据显示仿真如图图6.1仿真图13
7、第7章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和汇编语言还有焊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在三位老师,尤其是赵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在最初学习编写过程中,我也曾经因为实践经验的缺乏失落过,也曾经因仿真成功而热情高涨。特别是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一开始因为对软件不熟悉,搞得一头雾水,都有放弃的想法,后来慢慢摸索,再加上问了其他同学后,差不多会了以后,画仿真图又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最后在不断努力中终于把仿真图画出来了,最后要把写好的程序导入芯片。其实这也是一大难事,由于对于书本上的很多知识还不能灵活
8、运用,尤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