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ID:37435473

大小:408.0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3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_第1页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_第2页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_第3页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_第4页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怀柔区2019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为了感受长城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学校围绕“长城”专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慕田峪长城的历史,感悟长城精神。请你完成(1)-(3)题。慕田峪长城西接居庸关、八达岭,东连古北口、司马台和金山岭。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被称为“危岭雄关”。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是明长城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精华地段。距今大约有600年的历史。据《迁安县志》载“明初,徐中山筑边墙,自山海关抵慕田峪,一千七百余里,边防可云密关”。清代威继光在明长城的基础上修

2、建长城,他依据“(A因地制宜B就地取材),用险制塞”的建筑原则,在山势低矮处,加高墙山势高峻处,修建敌楼,②处加修了障墙、支墙、挡马墙。修建过程中依山就势、高下相间、突兀参差,形成了独特的构筑风格。(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高下相间jiān“密”的第七笔是“丿”B高下相间jiān“密”的第七笔是“、”C.高下相间jiàn“密”的第七笔是“丿”D.高下相间jiàn“密”的第土笔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一金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就地取材②个别B.①因地制宜②各别C.①就地取材②各别D.①

3、因地制宜②个别(3)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因而长城常常用来比喻可以倚重的人或坚不可摧的力量,下列选项中“长城”都含有比喻义的一项是(2分)①钢铁长城②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③自毁长城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在长城之巅,学生想要向游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书法作品。整理资料时发现对城字字体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第一幅篆书,是甲骨文、金文之后出现的字体。线条匀净、整个字形瘦长圆滑。B.第二幅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字体。用笔精妙、如行云流水。C.第三幅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字体。字形扁方、蚕

4、头雁尾。D.第四幅草书,是在行书、楷书之后出现的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3.活动激发了学生“城”字意思的探究兴趣,根据下面的提示,推断长城中“城”字的意思是(2分)提示:城,金文,由(郭,环绕村邑的护墙)、(斧钺一类兵器的象形)组成。4.游览归来,一位同学写下了一段游记,请你阅读下面的游记,完成(1)-(2)题在登长城之前,我眼前无数次浮现过长城摄影爱好者镜头下的画面【甲】春季,群芳争妍,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乙】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而今我登上长城,极目远眺,群岭起伏,朝霞辉映,长城犹如一条银色的裙带飘绕其间,在苍松翠

5、柏的村托下,它愈加明丽和壮观。长城的精神让我赞叹,眼前的景色让我陶醉。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之行,让我受益匪浅。(1)结合语境,将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甲】【乙】(2)语段中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结合语境加以改正(2分)修改为: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默写(共4分)5.子夏曰:“,仁在其中矣。”(《论语》)(2分)6.龚自珍辞官后,应好友之邀来到镇江,在云阳书院,他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在《已亥杂诗》中的诺言:,。(2分)(二)古诗

6、阅读(共6分)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第7-8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这首诗是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阅读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战场氛围?结合具体诗句内容进行说明。(3分)答:8.尾联的“黄金台”是借用战国时燕昭王筑台置千金来招揽人才的典故,作者在尾联借此抒发了(1)的思想情感。你读过的古诗中借用典故抒发情感的诗句还有:(2)(3分)答:(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爱莲说》,完成第9-11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

7、,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李唐来自非亭午夜分B.香远益清益慕圣贤之道C.陶后鲜有闻无鲜肥滋味之享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0.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予独爱莲之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