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35203
大小:285.9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2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露的处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处置洼一联中队—杨亮摘要: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但在生产、储存及输送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本文主要讲述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中储罐泄漏的特点及抢险救援措施。关键词: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抢险救援措施引言:近些年,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燃烧、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研究和正确掌握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及抢险救援技战术措施,是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面对的重要课题。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
2、、丁烯等低分子烃,还含有少量H2S等杂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添加恶臭剂后,有特殊臭味。气态相对密度:1.5-2,不溶于水,容易在地面低洼处积聚。二、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液化石油气储存方式有卧式圆筒罐、球形罐、铁路罐车、汽车罐车、气瓶。(1)卧式圆筒罐卧式圆筒罐主要是由筒体,封头、人孔、支座、接管、安全阀、液位计、温度计及压力表等部件组成。(2)球形罐球形罐主要由壳体、人孔接管及拉杆等组成,其壳体由不同数量的瓣片组装焊接而成。三、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原因及危害因素分析3.1造成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原因:3.1.1质量因素泄漏。如设计不当,选材料不符,强
3、度不足,加工焊接组装缺陷等。3.1.2工艺因素泄漏。如高流速介质冲击磨损,反复应力作用,腐蚀破坏,冷脆断裂,老化变质,内压超高等。3.1.3受热易膨胀导致泄漏。液化石油气液态时的热膨胀系数远大于气态,体积膨胀系数是水的十几倍,温度越高,膨胀越大。3.1.4外来因素破坏,如外来车辆撞击;基础下沉或倾斜等。3.2石油液化气储罐易泄漏部位:3.2.1液化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长期贮存时,水分会逐渐积累下沉,积聚在储罐的下部。3.2.2液位计,压力表损坏。3.2.3管道破裂。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接管有液相进口、气相进口、液相出口、气相出口、排污口、放散口以及人孔等。3.2.4罐体焊缝破裂
4、尤其是罐体大开口泄漏。3.3在石油化工企业,石油液化气储罐泄漏危险性分析3.3.1泄漏物质易燃易爆3.3.2泄漏气体易积聚3.3.4泄漏物质具有毒害性四、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处置方法在气体泄漏事故发生后,事故处置将围绕采样检测、确定警戒区域、组织危险区域内群众撤离、抢救中毒人员、堵漏、洗消等方面展开。4.1火情侦查现场侦察并询问知情人,了解、确定易燃可燃液体的种类、贮量、输送管线铺设、供料阀门位置、灭火设施。侦察检测。应使用可燃气体探测仪,从安全区域开始向危险区域逐渐进行不间断的检测,以便随时重新划定危险区域及警戒区域。4.2设立警戒戒严区域由安全保卫组负责看守。戒严区要禁止
5、一切火源、电源、火花和炽热物体,禁止一切与处理事故无关的车辆和人员入内。4.3泄漏处置4.3.1关阀断源。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后且阀门尚未损坏,可采取关闭输送物料管道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4.3.2喷雾稀释。组织足够数量的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沉积飘浮的气体;抢险人员进行堵漏时,必须设喷雾水枪掩护。4.3.3加强防护。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队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及各种防护器具,穿着密封式消防防化服;外围人员要穿纯棉战斗服,扎紧裤口袖口,勒紧腰带裤带,必要时全身浇湿进入扩散区。4.3.4实施堵漏。管道或法兰出现泄漏点时,液化气的泄漏速度较慢,泄漏或燃烧点离罐体远,危险性较小
6、。停止输送气体,慢慢关闭泄漏点相邻部位的阀门,即可切断泄漏源排除危险。4.3.5注水排险。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子的泄漏情况,在采取其它措施的同时,可通过排污阀向罐内注水,抬高液位,造成罐内底部水垫层,配合堵漏,缓解险情。4.3.6引火点燃。采用点燃的措施,应具备安全条件和严密的防范措施,必须周全考虑,谨慎进行。4.3.7彻底清理。事故处置任务完成后,消防部队应使用大量的喷雾水清扫事故现场,确保不留残液。4.3.8紧急撤退。罐体破裂严重,易燃、可燃液体大量泄漏、无法进行封堵、随时可能发生爆燃、爆炸的情况下,应在指挥员的命令下有组织有秩序的迅速撤退到戒严区指定位置。5.1处置过程中
7、要正确使用检测和通讯器材,器材要使用防爆器材。处置灾情前,对事故现场要进行防毒、防爆的检测,对受破坏的建筑物进行危险程度检查。5.2抢险救援现场的一定范围设置警戒区域,严控人员进出。可燃或有毒气体扩散区域(或警戒区)要根据不间断的检测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对受破坏的建(构)筑物进行危险程度检查。5、注意事项5.3尽量减少前方排险人员,应以小组为单位,不可单独行动。没有指挥员命令不准冒然采取行动,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5.4抢险救援人员要及时轮流更换,不宜在有毒区域滞留时间过长。5.5对爆炸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