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

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

ID:37429699

大小:3.25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5-12

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_第1页
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_第2页
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_第3页
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_第4页
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2流体及其物理性质1-1课程简介及教学要求主要内容一、流体运动与流体力学二、流体力学与科学四、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三、流体力学与工程技术一、流体的定义和特征二、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三、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液体保持了固体具有一定体积、难以压缩的特点,却在分子运动性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分子在“球胞”之间聚散无常,并且凭借“空洞”,实现位置迁移。1826年苏格兰植物学家布朗(RobertBrown)发现花粉粒子在水面上作随机运动,就是液体分子迁移的证据。气体无一定形状和体积。就易变形性而言,液体与气体属于同类。流体的一般定义:液体和气体的统称,它们没有一定的形状,容易流动。(现代汉语词

2、典)一、流体的定义和特征1-2流体及其物理性质流体易变形性是流体的决定性宏观力学特性,具体表现为:在受到剪切力持续作用时,固体的变形一般是微小的(如金属)或有限的(如塑料),但流体却能产生很大的甚至无限大变形(力作用时间无限长)。流体的力学定义:有质量,有变形,不可抵抗拉力,静止时不能抵抗剪切力。当剪切力停止作用后,固体变形能恢复或部分恢复,流体 则不作任何恢复。固体内的切应力由剪切变形量(位移)决定,而流体内的切 应力与变形量无关,由变形速度(切变率)决定。通过搅拌改变均质流体微团的排列次序,不影响它的宏观物理性质;强行改变固体微粒的排列无疑将它彻底破坏。固体重量引起的压强只沿重力方

3、向传递,垂直于重力方向的压强一般很小或为零;流体平衡时压强可等值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可垂直作用于任何方位的平面上。固体表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摩擦力与固体表面状况有关;流体与固体壁面可实现分子量级的接触,达到壁面不滑移。流体流动时,内部可形成超乎想象的复杂结构(如湍流);固体受力时,内部结构变化相对简单。流体:不容易被压缩,可不考虑压缩性。气体:容易被压缩,要考虑压缩性。流体微团(质点)概念由不连续分布的大量分子构成,研究应该从分子开始。为了满足数学分析的需要,引入流体微团(质点)模型•相对于一般问题中的宏观特征尺寸小到可以被看成一个点,但是仍含有足够多个流体分子。连续介质假设•这

4、也是对流体微团的两个要求。流体的微观图景流体的宏观图景连续介质假设•10-10mm3水中,含有大约3.3×109个分子。•流体是由连续分布的微团(质点)组成的介质。组成连续介质的流体质点,指的是微观上无穷大,宏观上充分小的分子团。宏观运动特征尺度L3逻辑抽象的流体质点L2分子间距L1一滴水流体质点L3>>L2>>L1连续介质假设:假设流体是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组成的介质。连续介质假设是对物质分子结构的宏观数学抽象,就象几何学是自然图形的抽象一样。(1)可用连续性函数B(x,y,z,t)描述流体质点物理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2)由物理学基本定律建立流体运动微分或积分方程,并用连续函数

5、理论求解方程。•除了稀薄气体、微尺度流动外的绝大多数流动问题,均可用连续介质假设作理论分析。使人们从分子运动的复杂性中解放出来。1.流体粘性的表现1.流体粘性首先表现在相邻两层流体作相对运动时有内摩擦作用。流体内摩擦的概念最早由牛顿(I.Newton,1687)提出。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流体的两部分由于缺乏润滑而引起的阻力(若其他情况一样),同流体两部分彼此分开的速度成正比”;“不过,流体的阻力正比于速度,与其说是物理实际,不如说是数学假设”。A流体的粘性二、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牛顿内摩擦假设在过了近一百年后,由库仑(C.A.Coulomb,1784)用实验得到证实

6、。库仑把一块薄圆板用细金属丝平吊在液体中,将圆板绕中心转过一角度后放开,靠金属丝的扭转作用,圆板开始往返摆动,由于液体的粘性作用,圆板摆动幅度逐渐衰减,直至静止。库仑分别测量了三种圆板的衰减时间。普通板涂腊板细砂板三种圆板的衰减时间均相等。库仑得出结论:衰减的原因,不是圆板与液体之间的相互摩擦,而是液体内部的摩擦。流体摩擦力产生的两种可能来源:流体内部各流体微团之间会产生粘性力(内摩擦力);流体与它所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粘性力(外摩擦力)三种不同材料圆板的衰减时间均相等实验结果库仑得出结论:衰减的原因,不是圆板与液体之间的相互摩擦,而是液体内部的摩擦。推论流体内摩擦是两层流体间分子内聚

7、力和分子动量交换的宏观表现。当两层液体作相对运动时,紧靠的两层液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加大,产生吸引力,这就是分子内聚力。气体分子的随机运动范围大,流层之间的分子交换频繁。相邻两流层之间的分子动量交换表现为力的作用,称为表观切应力。气体内摩擦力即以表观切应力为主。2.壁面不滑移假设由于流体的易变形性,流体与固壁可实现分子量级的粘附作用。通过分子内聚力使粘附在固壁上的流体质点与固壁一起运动或静止。•库仑实验间接地验证了壁面不滑移假设;•壁面不滑移假设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