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7427427

大小:9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3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年级上学期月考2文科综合一、选择题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答案】D【解析】根据“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无法体现生产力水平是否趋向于平衡,排除A

2、;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清代人口由清初的不足一亿,到1850年已达到约四亿三千万。对于科举考试而言,从清初的顺治年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乡试的举人名额一般都在1000到1500名之间波动。这表明清代A.人口总数的持续增长B.科举制度逐步完善C.科举制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社会的流动性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的主旨是清代科举制发展状况,故A

3、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在清代的不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清代人口由清初的不足一亿,到1850年已达到约四亿三千万”、“对于科举考试而言,从清初的顺治年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乡试的举人名额一般都在1000-14-到1500名之间波动”,科举考试的乡举,显然没有跟上人口的发展而发展,故C项正确;科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自然就会减弱,故D项错误。3.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A.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势

4、更加明显B.近代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C.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趋势D.农业经济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区域差距是南北差距为主,说明中国当时经济是内向型经济,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差距变为东西差距为主,这里说明的是外向型经济占据了主导,故C项正确;材料比较的是经济类型变化,不是自然条件比较,故A错误;材料比较的是古代和近代经济类型,故B项错误;农业经济发展并不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因素,故D错误。4.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颜元(1635~

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两人的本质意图是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可知,两人都认为程朱理学不务实,对社会生活作用不大,本质意图是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故B正确;A表述正确,但两人的本质意图是倡导自己的观点,并非抨击程朱理学,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程朱理学不务实,主张经世致用,CD不符合材料主旨

6、,排除。5.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A.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14-B.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C.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反映了孙中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和进步,说明其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故A项正确。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其内涵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五族共和”是指五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不是提倡建立民族

7、统一战线,排除C。D项“最终”的说法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6.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查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所有过去原有专商引岸及其他关于私人独占盐业之特殊待遇及权益,应即自专卖实行日起一律废除。”这一政策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B.其目的是适应抗战的需要C.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D.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的势头【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1935年,故A错误;“查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

8、”,这是为了应对抗日战争的需要实行的盐业专卖制度,故B正确;该制度推动了官僚资本的膨胀,不利于近代化发展的潮流,故C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查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7.19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