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18978
大小:133.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23
《第三板块 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板块:【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训练一、说明文文体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它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2)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①写作的目的不同,说明文的目的在于以知授人,记叙文在于以情感人。②写作的内容不同,记叙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而说明文说明事物、阐明事理、介
2、绍知识为主要内容。③表达方式不同,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议论和抒情;而说明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和抒情。(3)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①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重点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如《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主要对象,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②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重点在于阐明事理。如《奇妙的克隆》一文,科学地向我们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二、考点指导考点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
3、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时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看文题,二是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第一个空应该填对象,第二个空应该填内容)27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对策:一看题目,二在首段中找,三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
4、。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主要特点,然后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判断。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做具体回答。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
5、: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
6、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四: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对策:(1)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①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②27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里外,内外,前后,左右,远近、东南西北中等。③逻辑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现象到
7、本质,原因到结果,主到次,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等。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用语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
8、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