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十一 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一 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高考试题考点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回答第1题: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解析:C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2月14日情人节时,北半球处于冬季,此时美国比位于赤道附近的哥伦比亚的气温要低,即哥伦比亚鲜切花生产的气温条件优越。 (2013年
2、北京文综,4)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如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2题:2.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解析:C 南非和巴西在南半球,与中、印农时相反,印度在北半球,农时和中国接近,故C选项正确。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回答第3题: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
3、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解析:A 本题考查不同区域发展鲜切花生产的区位优势。由图可知,墨西哥的纬度比哥伦比亚高,因此其热量条件不会比哥伦比亚充足;鲜切花的保鲜时间短,墨西哥离美国较近,将鲜切花运往美国的运费低于哥伦比亚,且更易保鲜。 (2012年安徽文综,23~24)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回答4~5题: 4.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
4、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C.土壤D.机械化解析:4.D 5.B 第4题,读图1可知,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整体略有下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在减少;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是产量上升的重要因素。第5题,读图2可知2000~2010年安徽省蔬菜瓜类播种面积明显增加,这主要与城市化水平提高导致的蔬菜瓜类产品市场需求增加有关。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
5、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回答6~8题:6.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7.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
6、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8.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6.C 7.D 8.A 第6题,巴西由于经济落后,开发历史较晚,国内有大量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为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提供了可能,因而其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第7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较低。第8题,由题干可知,中国大豆的问题是品种退化,出油率低,所以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大豆品质。9.[2013年安徽文综,35(2)]如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
7、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解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结合该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可得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塬面宽阔,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适中等。而苹果种植的效益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条件:塬面宽阔,土
8、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