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05996
大小:686.1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2
《曹立-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研究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曹立博士讲课提纲要点1234工业化演进规律及其再认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与挑战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产性服务业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工业化演进规律及其再认识工业化涵义扩展:狭义工业化与广义工业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制造业:工业化的核心工业化结构演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本与技术工业化进程中共性与个性:原发工业化与后发工业化工业化含义的扩展狭义: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从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变过程。广义:工
2、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制造业始终是工业化的核心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完整的工业.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装备,就没有现代产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中的服务业19世纪中期以后,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服务业在增加值和就业方面超过了工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部门。1948年,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一产、二产之和,达到了53.96%。2000年美国达到了74.45%.同期,服务业产出占了全世界全部产出的66.3%.工业与服务业:谁决定
3、谁?——互相促进、互相带动第三产业不是第三次产业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早期工业化——英国(1782——1880)100年工业化历程。特征:缓慢、轻型化、技术水平低。中期工业化——美国(1812——1920)。特征:从轻工业开始,以重工业为主;同时实现机械化和电汽化;具有明显的加速特征。晚期工业化——日本(1868——1980)。特征:机械化、电汽化、原子能、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同时进行;以重工业为主;显著的加速和赶超。共同特点:智力因素(技术和管理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物质投入的量趋于下降;
4、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降低。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后发性工业化(1)嵌入性(2)干预性(3)追赶型结论:对工业化演进规律的再认识认识一:工业化是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包括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认识二:工业化的核心是制造业,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认识三:工业化进程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伴而生的过程。认识四:工业化的驱动力量是技术创新和整体效率的提高。认识五:工业化进程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后发国家的实际。二、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与挑战中国工业化进程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
5、律,同时又有中国自己的特殊性。中国工业化最大的特殊性:非内生性。非内生性带来的最大挑战:结构失衡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始终是中国工业化面临的难题。捆扰中国工业化的结构问题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了重工业增长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局面,导致了一二三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城乡之间关系极不协调.工业化进程经常处于:“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整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中国工业化的二元性与差异性小农经济与大工业的并存国家层面的工业化与民间工业化的并存工业
6、化高速发展与城市化滞后并存(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并存在发展路径上交织与冲突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挑战1.突出的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与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挑战2.快速推进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3.比较优势渐失与寻找经济高速增长新动力的挑战4.新旧体制的冲突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挑战1.突出的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与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挑战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低迷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国际收支不
7、平衡的矛盾突出:对外部市场依赖大2.快速推进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工业化付出巨大代价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多占地、难循环、低效率3.比较优势渐失与寻找经济高速增长新动力的挑战中国制造业经历的三个阶段:凭借劳动力成本低获得竞争优势阶段;通过采用先进的机械及设备实现工业化的阶段;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的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在于保持低成本优势,第三个阶段是为实现世界级的卓越制造。----国际知名调查机构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业白皮书》4.新旧体制的冲突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
8、挑战较长时期以来,为了追求地方短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少地方政府通过降低税收、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吸引外资,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市场分割,限制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重发展轻改革重政府轻市场三、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产性服务业立足国情寻求突破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人口多:世界总人口的1/5。资源短缺:资源储备不足,人均拥有量少。环境压力大:环境空间相对狭小。中国特色新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