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98257
大小:202.6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2
《环境法规标准和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第二节环境标准和环境标准体系第三节环境基准第四节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的方法第五节环境目标、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一、我国环境法规的构成(一)环境保护基本法(1)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是制订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根本依据与原则。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⑵1979年颁布试行并与1989年重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1989]22号)。这是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是从整体
2、上规定国家环境政策、环境保护的原则、制度和措施。环境保护基本法是环境保护工作和制定专门性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的基本依据。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一、我国环境法规的构成(一)环境保护基本法(2)⑶2002年10月,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扩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决策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环评文件的编制要求、环评文件的报批、环评机构和人员的资质管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
3、责任等。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一、我国环境法规的构成(一)环境保护基本法(3)⑷1982年通过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它海域。沿海陆域以及管辖海域外对管辖海域污染的也使用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一)环境保护基本法(4)领水就是主权国家内水和领海的水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内水就是国家内陆水域和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的统称,包括陆
4、内的河流、湖泊,以及领海基线内的海湾、海峡、海港、内海、河口等。领海就是濒海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相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其范围为领海基线至领海线之间的海域。国家主权包括领海的海床、底土及其上空。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一、我国环境法规的构成(二)污染防治法律法规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⑸《中华人
5、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1996年6月28日)……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一、我国环境法规的构成(三)自然资源保护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1)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5年颁布,2002年修订)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颁布,2000年修订)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颁布)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986年颁布,2000年修订)⑸《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颁布,2002年修订)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一、我国环境法规的构
6、成(三)自然资源保护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2)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颁布)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颁布)⑻《中华人民共和国矿藏资源法》1986年颁布,1996年修订)⑼《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颁布)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颁布)……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二、环境法规体现的政策(一)预防政策环境法规体现三方面政策:预防政策、治理政策和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政策主
7、要包括以下方面:(1)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实行城市综合整治(3)加强了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主要实行了两项政策:一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是“三同时”制度。二、环境法规体现的政策(二)治理政策第四章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目标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与法规体系治理政策实行“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其指导思想是:应由行为者补偿其外部不经济成本。实行该原则可以明确两点:一是环境污染或破坏的责任者,即“谁污染”二是环境污染或破坏治理的资金承担者,即“谁负责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包括了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
8、染、对工业污染实行限期治理和实行征收排污费制度。二、环境法规体现的政策(三)强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