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94909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3
《“势”与汉魏六朝书法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势”与汉魏六朝书法美学内容摘要:“势”意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在书法理论中,它主要是力、动感、韵律、生命力的体现。“势”在书法中隐含于笔意、结构、章法中,使书法具有飞扬的活力,造成飞动激荡的气势。其出现于汉代书法理论中,盛行于魏晋,对后世书法美学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势”;汉魏六朝;书法 “势”这个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意蕴相当丰富的词,在不同的场合有诸如姿态、权力、地位、时机、法度、情状、威力、规律、运动趋势等多种不同的解释。古人说:“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1]一定的概念只能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事物的某一个侧面。一
2、个重要的概念或范畴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其创造者的某种意识,体现出思维方式上的某种特点。“一定范畴的产生是人们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倘若在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某个范畴沿用不衰,那么就表明它与这个民族的传统意识又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该民族能够运用它来阐述对思考对象的独特理解。”[2]“势”正是这样的范畴,“势”意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把握“势”作为概念的成长过程,是了解书法之“势”的一个基本的着眼点。 “势”作为一个范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春秋末期《孙子兵法》中。《孙子·势》篇中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
3、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也,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能静,危能动;方能止,园能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善者,势也。”这里,孙子所说的“势”是“奇正相生”的,处于一种不断运动,无穷变化的状态之中。善于指挥战争的人能够灵活的构结和驾驭“势”,使自己的士卒在合战之际处于高屋建瓴之势,一往无前。此“势”是兵法中的“势”,是指阵形、格局。 《荀子》和《韩非子》中也频繁地议及“势”。如《荀子·王霸》云:“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荀子·正论》云:“天子者,势位至
4、尊,无敌于天下。韩非子在《八经》中云:“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喻老》亦云:“势重者,人君之渊也;君人者,势重于人臣之间,失则不可复得。”荀子和韩非子都认为,君主集权威于一身,没有权势的威压群臣就难以听命效力,没有强制性的法令就无法统驭百姓。此“势”是社会关系中的“势”,是指地位、权势。 西汉《淮南子》中除论及“兵之三势”即“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兵略训》)外,对“自然之势”亦多有阐发:“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者主浮,自然之势也。”(《原道训》)“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
5、然之势……”(《修务训》)此处的“自然之势”,很明显是针对社会关系以外的自然物态、运动规律、客观条件而言,强调能动的驾驭“自然之势”。这种与自然相联而不是与权、利相联的“势”,有了进入到超功利的审美领域的动向。东汉前期,王充以鲜明唯物论倾向的元气论来解释世界的本源和生命现象的基础,他所提及的“势”常与“气”相联系。《论衡·物势》篇云:“夫物之相胜,或以筋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小有气势,口足有便,则能以小而制大;大无骨力,角翼不劲,则以大而服小。”在《物势》篇中反复运用“气势”一词是很有意义的,“势”与“气”连成一体,“势”就与生命之元和精神
6、活力结下了不解之缘,“气势”往往成为一种动态的超越形质的力量显现。“小有气势”与“大无骨力”是相对应的,透露出“气势”与骨力的意义相近或者可比,两者都有一种“蕴乎内,又著乎外”的精神的力。此外,王充还认识到“气势”的价值高于形体,也就距离认识精神意志对于形象的意义不远了。这些对书学理论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书法而言,几乎从人们发现汉字的书写可以成为一门艺术的时候起,就十分重视它的“势”了。据记载,西汉萧何曾论“书势”说:“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阖藉于阴阳。每欲书字,喻如下营,稳思审之,方可下笔。”
7、[3]这种说法出现于西汉初年不足信,但书家从来都是重“势”的看法,却有着丰富的材料可以佐证。近代著名的书家康有为在其书法理论专著《广艺舟双楫》卷五“缀法”中说:“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亦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以操胜算。右军《笔势论》曰:一正脚手,二得形势,三加遒润,四兼拗拔。张怀瓘曰:作书必先识‘势’,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求无拘系;拘系亡矣,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乎奋斫;奋斫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神采。”可见,书家们在以
8、“势”为先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认识,虽然他们的着眼点并不完全一致。 在书法理论史上,有确切记载的“势”最早出现在东汉前期的书法家崔瑗的《草书势》中。此后,这种以“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