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

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

ID:37383708

大小:271.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_第1页
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_第2页
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_第3页
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10月第5期TechnologyofHighwayandTransportOct.2012No.5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王海波(中交一公局重庆永江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重庆402160)摘要::结合贵都高速公路工程木垴山隧道突泥处理实例,介绍隧道施工中遇岩溶发育引发突泥地表塌陷等特殊事件时的处理措施及处理后的工程情况,并对突泥形成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供类似工程参考。关键词:隧道;岩溶;突泥;处理文章编号:1009—6477(2012)05—0125—04中图分类号:U459.2文献标

2、识码:BTreatmentforMudGushingCausedbyKarstDevelopmentinMunaoshanTunneIWANGHab云岩,围岩级别为II~III级;K212+858一K213+3221工程概况段为微风化白云岩,围岩级别为II~III级。木垴山隧道位于都匀至龙里区间,双向4车道,2.3不良地质设计时速100k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211+隧道区无褶皱、断层等构造发育,岩层为单斜产515~ZK213+400,全长1885m,纵面位于坡度为出,主要发育奥陶系下统的红花园灰岩及桐梓组白一1.

3、061%的下坡段,最大埋深约285m;隧道右线起云岩,其中洞身以白云岩为主,岩体一般较破碎,属讫桩号YK211+495一YK213+405,全长1910m,纵较硬岩,工程地质强度较高。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面位于坡度为一1.061%的下坡段接一1.62%的下坡性,该隧址区发育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隧道区地段,最大埋深约265m。隧道平面线形:左线位于直表岩溶主要为溶洞、岩溶漏斗、溶蚀台地,地下局部线接R=5000m的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直线接发育岩溶溶洞。R=5000m的左偏圆曲线上。该隧道左、右线无超高,均为正常2%横

4、坡。3围岩分析3.1洞口段围岩2地形、地质条件木垴山隧道进洞口及V级围岩段里程桩号为2.1水文地质条件K211+520一K211+547,长27m。洞口位于一冲沟根据钻孔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并结合地形地貌、的两侧斜坡上,坡角约350。,处于稳定状态,此段围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木垴山隧岩岩性为碎石土,工程地质较差,围岩自稳能力较道隧址地下水类型为覆盖层孔隙水、风化带裂隙水差。洞口开挖时,在仰拱下部发现一个发育的中型和构造裂隙水。由钻孔地下水位测试和施工图勘察溶腔。洞身开挖过程中,左右侧均陆续发现不同程水质分

5、析资料可知,地下水不发育,补给来源主要为度的溶腔发育。大气降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3.2突泥地段围岩及溶腔发育2.2工程地质条件3.2.1原设计围岩隧址区岩层属奥陶系桐梓组白云岩和红花园组隧道ZK211+545~ZK211+592段为Ⅳ级围岩,灰岩,表层覆盖层较薄,仅进出口覆盖层较厚,出口岩性为弱风化白云岩,属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围岩段上方灰岩溶蚀较重,进出口围岩级别为IV—V破坏以拱部松动为主,洞内一般点滴状出水,雨季或级。隧道洞身K211+592~K212+858段为弱风化白强降雨时洞内有淋雨状出水。收稿日

6、期:2012—05—11作者简介:王海波(1973),男,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本科,工程师126公路交通技术2012.缸3.2.2施工阶段溶腔发育2)原有溶腔与腔内的填充物处于稳定状态,但2008年12月11El,左线ZK211+521拱顶发现稳定平衡状态脆弱。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一小型溶腔。2008年12月20日,左线ZK211+529且由于受雨水天气影响,塌坑内土体含水量增大,流右侧揭露较大溶腔,溶腔内有黄色粘土充填。2008动性较强,是引起突泥的主要诱因。根据推测的溶年l2月27日,左线ZK211+539右

7、侧揭露较大溶腔发育状态和规模,在破坏洞内现有平衡的状态下,腔,溶腔内有黄色粘土充填。2008年12月30日18还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塌方事件。时左右,左线ZK211+547掌子面右上方突然崩塌,出现一溶槽,宽约5m,从拱脚一直向上发育,过拱5综合处治方案拟定顶向上前方延伸,估计与地表相连,溶腔内黄色粘土基于上述分析,拟定如下处治方案。夹较大石块填充,不断有粘土及孤石涌出,将靠近掌1)对塌腔内填充物的处理加固是进行隧道施子面一榀工字钢砸塌,溶腔纵向发育长度不详。工的前提。2009年1月6日,左线ZK211+553右侧出

8、现一溶根据观测地表塌陷形态,结合隧道掌子面的实洞,洞内为泥夹石填充,出水为点滴状,溶洞向上、际围岩状况,判断、推测溶岩漏斗发育规模及滑移方下、左、右4个方向及前方延伸。2009年1月10日,向来自于隧道洞顶上方。处理方案:对塌坑坡口外左线ZK211+563右侧出现一较大溶洞,洞内为泥夹20m范围内采用小导管进行注浆固结,使周围土体石填充;开挖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