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ID:37359742

大小:49.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2

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_第1页
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_第2页
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_第3页
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_第4页
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作者:杨红澎,赵钰玲,蒋与刚,师彦平【摘要】  目的研究蓝玉簪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蓝玉簪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鉴定了其中8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9.22%。结论从该植物挥发油中首次发现83个成分,并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关键词】蓝玉簪龙胆;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hemicalconstituents

2、ofessentialoilsofGentianaveitchiorumHemsl.MethodsByGC-MSandareanormalizationmethod,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essentialoilswereidentifiedandanalyzed.ResultsEighty-threecompoundswereisolatedandidentified,withacontentof69.22%inthevolatileoils.ConclusionThesecompoundswerefo

3、undfromthisplantforthefirsttime.  Keywords:GentianaveitchiorumHemsl;Volatile5oils;GC-MS  蓝玉簪龙胆GentianaveitchiorumHemsl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藏语名“邦见温保”,为多年生宿根草木,高5~10cm。产于西藏,青海中部至东部的广大地区[1]。中药中龙胆类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清泻肝火,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胆囊炎、食欲不振、目赤、尿路感染、带状疱疹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2,3]。在藏药中,蓝玉簪龙胆全草用于治疗目赤头痛、咽炎、湿热黄

4、疸,其花主要用于治疗天花、气管炎、咳嗽等症[1]。本研究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花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鉴定了其中的83种成分,以期为该药材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仪器与材料  分析仪器:美国安捷伦GC6890N/MSD5973N联用仪;药材蓝玉簪龙胆GentianaveitchiorumHemsl购自青海省西宁市藏医院,植物标本存于天津农学院生物技术实验室。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  2.1挥发油的提取干燥花100g,切成1~2cm段,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方法提取挥发油,得到挥发油

5、0.65g,收率0.6%。  2.2挥发油的GC-MS分析GC气化室温度250℃,美国J&W.HP-5(30m×0.25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以4℃/min的升温速率由80℃程序升温至290℃,恒温30min,载气为99.999%高纯氦。MSD离子源为EI源,离子源温度230℃,电子能量70eV,倍增电压1200V,扫描质量范围40~500amu,扫描间隔0.4S;使用美国NIST02谱库。  3结果  按上述实验条件进样,得到蓝玉簪龙胆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共分离出110个色谱峰,根据相应的MS谱图,通过NIST数据

6、库的质谱数据系统检索,并按照各峰的质谱裂片图与文献资料对照[4~6],鉴定了其中83个峰的成分。以扣除溶剂峰的色谱图的全部峰面积作为100%,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见表1。  表1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略)  4讨论  从检出化合物类别看,绝大部分为醇、酯、酮、酸类化合物,其中含量1%以上的组分有20种,5占挥发油总含量的69.22%;其中2-胺基-3-甲基-N氧化吡啶(3.259),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786),5-甲基-2-呋喃-甲醛(2.909),降姥鲛-2-酮(2.

7、482),正十九烷(5.066),十六烷酸(棕榈酸)(6.551),2-甲基-二十二烷(5.813),正二十三烷(26.629),正二十五烷(5.284)等8种主要成分占总含量的54.95%。通过鉴定,明确了该植物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该植物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对推动该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1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部[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28.  [3

8、]甘肃省卫生局.甘肃中草药手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4:223.  [4]StenhaE,AbrahamssenS,McLafertyFW.RegistryofMassSpectraData[M].BaseVol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