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独立本科《课程与教学论》考点总结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独立本科《课程与教学论》考点总结

ID:37359293

大小:105.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22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独立本科《课程与教学论》考点总结_第1页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独立本科《课程与教学论》考点总结_第2页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独立本科《课程与教学论》考点总结_第3页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独立本科《课程与教学论》考点总结_第4页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独立本科《课程与教学论》考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师大学前教育自考独立本科《课程与教学论》考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1人类经验的分析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3课程目标的获得4课程目标的积累5教育计划的制度儿童中心课程:当课程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促进个性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需要的优越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当课程以满足当代社会需求,以维持或改造社会生活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需求为基础,强调当代社会需求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社会中心课程”活“社会本位课程”学术中学课程:当课程将学科发展视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

2、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越性的时候,这种课程既是“学科中心课程”或学科本位课程课程组织的标准摆阔垂直组织的标准和水平组织的标准:垂直组织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它有两个基本标准:连续性和顺序性。水平组织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水平关系组织起来,它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形成性评价: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有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它的特征是过程性,探索性和灵活性。总结性评价:在课程开发或实施完成之后所实

3、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诊断性评价: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利维将教育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古典的考试型时期:教师主要以口头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是否以理解所学知识,并记住一些重要部分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它始于一战后的20年代,是科学管理效益测量工具在学校成绩测验中的应用,形势大多是多项选择的纸笔测验,这种测验形式直至80年代末,仍在学业成就评价中发挥极大作用,,在我国更

4、是如此3:后现代时期,兴起于80年代以后,最大特征有二:一是增加了教师在评价中的权威,二是对某些心理测量原则的适切性提出质疑,并以开放性的结论以及“评定”这一概念代替以前的“评价”试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教学并不仅仅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同时获得知识,获得探究的

5、途径和态度。2注重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逻辑思维不同,直觉思维并不依据已经严格规定好了的步骤进行,而是采取跃进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它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根据直觉思维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直接思维的能力。3注重内部动机。布鲁纳认为,推定真正学习行为的动力,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在学习本身中发现报偿的动机,及内部动机。据此,他提出了好奇心,能力动机,自居作用,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四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对于学习中的发现行为有何意义,布鲁纳论述了它的价值,这包括:1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因为只有亲自

6、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个人的,才是自己的内在财富。2它有助于直接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在发现学习中充满了尝试,猜想和领悟。3发现行为还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4发现行为还有助于记忆的保持。总之,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从而从传统教学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学习动态过程的关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教学中不是处处都能应用发现教学法的,而是一定要考虑它是否适合于具体的教学任务,情境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积极地效果。试比较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不同,并谈论过程模式对我过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7、: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极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材料分析:1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时教师的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服从者。与之相对应,另一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宰,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本分是绝对的服从儿童的需要,一切围着儿童转,随时听后儿童的召唤。材料中,杜威正是通过

8、对“教师中心论”的批判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2这两种观点具有共同的错误根源: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采取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教师中心论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题,学生则是客体,学生中心论则与此相反。这两观点都根本否认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交往关系,使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