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46307
大小:403.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1
《乡村宗族再造视域中的个体化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6,2015·社会学研究·乡村宗族再造视域中的个体化理论杨渝东(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46)摘要:西方的个体化理论是晚期资本主义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基于西方在当代的变迁经验而提出,对西方的“国家—社会—个体”的关系做了极其重要的描绘。上世纪末,中国的人类学界开始从“个体化”的视角进行田野研究并注意到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一个“个体”崛起的进程。然而,中国社会的变迁是复杂的,它并不只是朝着一个方向在变,
2、既存在着前现代向现代的演化,也存在着现代向传统的回归或者“再造”,在当下中国,并不缺乏从小单位向规模更大的社会团体回归的情况。西方的个体化理论无法解释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宗族社会重建与祭祀活动等现象;在中国乡村,个体与宗族的理念实际上是并存的,中国的个人还未像西方社会那样,从价值层面上被切离开。因此,用“阶序结构”的方式而不是完全的个体化理论来理解中国的宗族与个体关系,更具有解释力。关键词:个体化;宗族重建;阶序结构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SH074)个体化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理论家理解西方社会现状与变迁趋势的一个重要概念。
3、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探讨了风险社会之后,又于本世纪初为之增添了一幅个体化的图景。如果说早期的经典社会学家,如马克思、涂尔干、齐美尔、韦伯、帕森斯等,其理论的叙事与修辞还带有早期资本主义与工业社会的整体论关照,那么,个体化的社会理论则展现了西方理论家对晚期现代性与后工业时代的理解。如萨特所言,社会都是要个体化的。在启蒙时代的哲学思考中,个体意义上的“人”成为理想化的观念形态,而这个观念从思想范畴变成社会层面的事实,又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与复杂的社会型构。拿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的话来说,正是在西方独特的文明化进程中,这个个体感
4、知从“我们”到“我”的个体化过程才得以完成。①那么,西方的这个独特性是什么,个体化仅仅是西方的“地方知识”?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非西方世界是否也被卷入了这个进程呢?事实上,社会学这种从整体性向个体性的转变,在人类学领域也有所体现。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人类学家杜蒙(Dumont)就从观念形态上把西方的个体主义与印度的种姓观念进行了比较,并提出“阶序结构”的概念。他指出,西方现代这种指向个体的思想是颇为独特的,在西方早期,他们与大多非西方社会一样,存在着指向整体的阶序性结构。这种结构强调的是对立包容关系,西方的“man”这个词既可代表
5、男人,也可代表人,因此“woman”作为女人既与表示男人的“man”相对立,同时也属于表示人的“man”这个整体。阶序不是西方的等级与分层,而是结构关系,在其中具有结构性纽带的人被称为“阶序人”(homohierarchicus)。而西方的个体主义则把个人的边界从观念与制度上划分得非常明晰,结果个人凸①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60页。58显了出来,但却陷入了“孤立”的境地①。显然,这种理念与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事实相结合,产生◇杨了贝克所说的个体化。在人类学领域,晚期现代性这种去整体化的表述风格
6、也非常明显,印裔学渝东者阿帕度莱(Apparurai)就在其《消失的现代性》中指出,文化不再是具有明确边界的整体,文化体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重叠与漂移,边界感正在模糊化,文化从一种对个体加以界定的超有乡机体,变成了由个体来加工、想象与创造的虚拟之物,一种整体化的现代性就此“消失”了,取而代村宗之的是身份不确定的碎片感。②族社会理论的取向与人类学的相关研究,促使20世纪末的人类学界开始带着“个体化”的视角再造进入到田野研究。在非洲,无国家而能建构秩序的典范———努尔人———已经在国家力量的作用视下,从“血缘—地域”共同体演变为以个体家
7、庭为主的社会,原来的部落女性改变了她们对婚姻的域看法,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在澳大利亚,提维人(Tiwi)的婚姻制度从一夫多妻向一夫一妻制发生中的转变,少女可以质疑父母的婚姻安排。在东亚,传统的家庭纽带与居住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日本个近年来提出了“无缘社会”的概念,2010年,NHK电视台的一部题为《无缘社会———无缘死的冲体化击》的纪录片,以孤独死去的老人震撼了整个世界。在韩国,随着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未婚女性理对工作与家庭的态度在代与代之间发生很大变化,这导致大量职业女性选择晚婚与不婚,使得许论多韩国男性不得不通过国际婚姻来获得配偶。种种
8、迹象表明,原先更大的社会在朝着更小的单位演变,虽然不一定是一步直接发展到个体,但“个体化”貌似正在路上。在中国,对此问题系统与全面进行讨论的学者是人类学家阎云翔,他依据在黑龙江下岬村深入的田野资料,试图讨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