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ID:37344777

大小:285.9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2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_第1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_第2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_第3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_第4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平衡增长战略与不平衡增长战略区域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中国的区域经济现状与课题1.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1.1平衡增长战略—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罗森斯坦—罗丹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1943年)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是工业化中资本形成不足。由于资本的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具有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投资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对各类工业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大推进”式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保证各部门生产的产品相互依赖、

2、互为市场,使产品的生产与需求达到均衡。为避免某些部门过度增长或产品过剩,各部门投资应按同一比率进行。1.1平衡增长战略—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1953年)中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即收入低下,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狭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导致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循环,只有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大量投资,使经济增长迅速上升到一定高度,收入增长突破一定限度。同时对工业、农业、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等多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各部门投资按需求和收入弹性确定不同比率全面发展

3、。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作为确定其投资比率的依据。1.2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年)一书中,指出平衡增长战略的不可行性,并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和联系效应原理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理论。当投资规模既定而且有限时,投资应选择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项目。即能带动其他项目发展的投资项目。联系效应理论指出各产业部门之间在投入和产出上存在某种关联——前向关联或后向关联,投资应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部门。不平衡增长战略的实施包括重点投资社会固定资本和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投资生产活动。1.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平衡增长强

4、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能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强调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不平衡增长从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投资规模有限实际出发,强调经济发展的初期确立优先发展的产业,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最大作用。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对立统一的。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实现更高级阶段的平衡增长的手段。2.区域发展理论2.1“发展极”理论“发展极”理论是佩鲁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即所谓的“发展极”。“发展极”的形成条件:存在有创新能

5、力的企业或企业家群体;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适宜的外部环境以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扩散效应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示范和扩散;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产生规模效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发展极”理论主张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注重扩散。2.2“回浪效应”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用“回浪效应”说明“发展极”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回浪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回浪效应”会导致区域间差距的拉大。因此,采取措施刺激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使“发展极”的扩散效

6、应得以较好发挥,是十分必要的。2.3点轴理论点轴理论是由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20世纪70年代沃尔提出)结合演化而来。经济实践中,几乎所有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运输业、第三产业、城镇等都是产生和集聚于“点”上,并由线状的基础设施(道路、管道、供水供电线、邮电通讯线等)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集聚于各级“点”上的产业及人口等,又要向周围区域扩散。扩散的基本特点是在各个方向上的强度不均等。其中,沿着主要线状基础设施(主轴)方向的辐射强度最大,从而引起或加强在该方向上的较大规模的集聚。“点—轴系统”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结构。2.4核心—边

7、缘理论该理论是美国的弗里德曼在研究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时发现提出的。区域可以分为核心区(结节区)和边缘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组成结节性区域。核心区从边缘区吸收生产要素,产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转型,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和增长极理论只强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不同,核心—边缘理论着重探讨区域中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发长关系。因此,该理论被广泛用于指导区域的规划与开发。2.5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是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而来。任何一个产品,都要经历科研创新期、发展期、成熟

8、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程度不同,其布局指向也不相同。处于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空间布局规律,产生了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的空间差异,形成了区域经济技术梯度。梯度的存在导致产业、创新技术的地域转移,形成了区域经济学中的梯度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