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44637
大小:17.3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秦末农民起义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秦末农民起义》的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的实际演练,整个教学过程喜忧参半,喜的是:一是利用几个小组自学展示的形式,将枯燥的历史知识教学变得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高昂,效果明显。二是突出了重点。三是声情并茂(课件里既有音乐,又有图象),寓教于乐。不过也有几个不足的方面,有待完善:1.本节的教学任务没能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能自学按时完成的很少,严重地浪费了教学时间。二是学生小展示时间太长,以至于学生最重要的大展示(表演)还没开始就下课了。2.没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
2、差距。在预设《导学案》时,我曾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我想一个学生每次只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看起来那节课上他掌握的东西少,但这是他自己的东西,只要这样日积月累,他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我就没再考虑这个问题了。但在后来的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也就更谈不上理解了。3.我始终怀疑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本课的知识结构。他们只是简单的了解了本课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只是知道散乱的历史知识点,而无法知道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后我还要下功夫解决此问题。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进入了
3、深深地反思中:随着新课程实验向纵深推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显得非常迫切。因此,加强对课堂教学相关要素的研究,澄清思想,消除认识偏差,这对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要正确对待传统和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4、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探究式”是万能的吗?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第二,“探究式”一般更适合于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对智力一般、善于模仿思维的学生来讲,教学效果就要差一些,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脱离一些学生的实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它显著的优势,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很难检测和评
5、判孰好孰坏。机械的、形式化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如果不顾实际,对于明明很简单而不需要探究的,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事实上,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只能是在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如果我早点领悟到,这堂课就不会完不成教学任务。二、在双基教学上:要正确对待“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 新课程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过去传统教学中
6、过于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重在过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但是,随之而来,有一种观点似乎越来越流行,认为知识和技能已经不再是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能力。知识真的不重要了吗?真变成第二位了吗?一个知识贫乏、成绩很差的学生,会有优良的方法和技巧吗?当然不是!从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来看,知识还是最为基础的物质,而方法就是一种在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被内化的知识,是一种掌握知识的知识。所谓的能力则是在学习知识和
7、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产物。因此,没有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改革,我们的确需要努力改变以往教学中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教学行为,不能只让学生掌握、记忆和再现知识,还要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进一步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但是,一个真正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能处理好“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关系的,他能把传授知识技能和注重过程与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能把夯实基础和探究创新很好地统一起来,从而让学生获得
8、知识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和谐统一、同步发展。显然“授之以渔”更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三、在课堂角色的定位上:要正确对待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活动过程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仓库”,在这种理念支配下,学生的学习显然没有自主权,更谈不上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他们的学习也就没有什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