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38531
大小:1.06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2
《市规综合防灾第10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章城市综合防灾系统规划本章主要内容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2、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现代城市由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生态系统组成,它们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综合体。随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各个系统相互依存关系更加密切。当城市遭遇到突发灾害时,一种灾害可以引起次生灾害,即形成所谓的“灾害链”,呈现出综合性、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故城市防灾减灾须由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综合防灾体系。1986年,全国人防建设和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在厦门召开,首次提高“城市综合防护体系”,我国城市灾灾进入全面发展,综合防御阶段。随城市现代化推进,对自然环境
2、的改造和冲击也越来越严重,城市抗御各种灾害的能力却未得到相应加强。因此,做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对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1、据发生原因分类(1)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大气圈物质运动与变异形成,如干旱、雨涝、冻害、雹灾、沙尘暴等;海洋灾害—水圈中海洋水体运动与变异形成,如海啸、赤潮;洪水灾害—水圈中大陆部分地表水运动与变异形成地质与地震灾害—岩石圈运动形成,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火山、地震,其中地震对城市的威胁最大。生物灾害--蝗灾天文灾害—陨石雨一、城市灾害的种类§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2)人为灾害战争—对城市破坏相当大,造
3、成许多历史名城的毁灭。现代战争中,核武器是城市最大的威胁,故战时防御是城市防灾重要内容。火灾—城市发生频率极高,破坏力也非常强,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化学灾害—煤气中毒、燃气爆炸交通事故—传染病流行—2003年的“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对生产、生活、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也制约了城市功能发挥。§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2、据发生的时序发生在前、造成极大损害的灾害称为主灾;发生在后、由主灾引起的一系列灾害称为次生灾害。主灾—规模比较大,次灾—规模比较小,作用机制复杂,发展速度快§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二、城市灾害的特点1、高频度与群发性“事故”型的小灾害—高频,且城市规模与发
4、生次数基本正相关性;地震、洪水等大灾,呈现群发性特点,次生灾害多,危害时间长,范围广,形成灾害群,多方面持续给城市造成损害。2、高度扩张性发展速度快,许多小灾得不到及时控制,会酿成大灾;大灾得不到控制,会引发次灾,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3、损失巨大性城市是人群与财富的聚集地,一旦发生灾害,损失很大。而且目前城市的防护重点还在人员安全上,对财物,尤其是固定资产的防护手段很小。4、区域性城市灾害的影响往A往超出城市范围,扩展到周边地区。灾后的灾民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也属于区域性问题。§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三、我国自然灾害与城市防灾形势1、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
5、情况多发生在春、秋两季的干旱主要分开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多发生在夏季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广阔的部季风区,集中在7大江河流域;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多发生在冬春干旱季节;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上;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在青藏高寒流地区尤为突出;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南伴随地震、暴雨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山洪的集群发生。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还呈现一定的共轭性。比如,季风的强弱变化导致了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以及一个地区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现象§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1、城市人口密度大,防灾的难度增加2、市政基础差,直接影响抗灾救灾的有效进行3
6、、城市设防标准低,灾害防御能力薄弱4、社会防灾观众薄弱,潜在危险严重5、城市防灾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落后,城市防灾投入长期不足§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二、我国城市总体防灾形势城市建设工程应根据国家颁发的抗震技术标准进行全国大中小城市的防洪能力应达到相应的设防标准城市火灾控制应达到消防标准要求制定并完善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减灾综合规划,并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10-2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一、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目标总体目标是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法律、行政、经济、教育手段,加强生命线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为人民
7、生命安全、城市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关消防、人防、地辰、震、防洪等各项防灾专项规划,对城市防灾具有直接指导作用,是防灾建设的主要依据。此外就是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建立和完善。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完善了《城市规划法》、《人民防空法》、《消防法》、《防洪法》,各部门也根据各自情况编制出台了关于抗震、消防、防洪、人防、交通管理、基础设施等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加强城市防灾工作具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