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史总结

古代科技史总结

ID:37336851

大小:6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2

古代科技史总结_第1页
古代科技史总结_第2页
古代科技史总结_第3页
古代科技史总结_第4页
古代科技史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科技史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代史专题(科技文化史)一、思想与宗教1、哲学思想(1)春秋时期:①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人际关系。主张“贵贱有序”是其思想中保守部分。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晚年编定和整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②老子:道家创始人,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2)战国时期:①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②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2、反对“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和劳动时间。荀子(荀况),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③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庄周),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反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④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历史是发展的,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3)西汉: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4)东汉时期有唯物论者王充,著有《论衡》,反对天人感应和有鬼论,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5)南朝时有无神论者范缜,著有《神灭论》,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6)宋代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理学的集大成者

3、是朱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⑺明清:①明清的官方哲学是理学和心学。②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唯物思想家,有唯物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用发展观点看待历史,在政治上“趋时更新”。2、宗教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空前盛行(注意其原因和危害)。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先后两次灭佛。②道教:它来源于道家思想和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东汉时道教在我国民间兴起,《太平经》是主要经典。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萧梁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3、史学

4、方面:①春秋时,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成《春秋》,是我第一部编年史。②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叙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③东汉史学家班固,用纪传体写成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叙述西汉一朝的历史。二、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1、原因:①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思想的发展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导演活跃 ③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 ④私学的兴起与讲学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2、概况:(略)(二)、西汉:儒学从此成

5、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 ①主张:a、天人感应,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 b、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 c、建立太学等学校,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②影响:a、适应了当时封建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 b、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c、主张建立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有利于封建教育的发展 d、独尊儒术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三)、宋明时期:儒学新发展——理学产生发展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内容: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

6、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②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四)、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1、原因: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并日益腐朽衰落 2、概况:⑴李贽: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揭露道家的虚伪。⑵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法治”,反对“人治”;提出“工商皆本”。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反对君主专制政治。⑷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

7、对的;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趋时更新”的革新思想。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纵向联系)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压迫人民,反对苛政和刑杀2、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二、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

8、制天命而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