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话竹雕》

《浅话竹雕》

ID:37315447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1

《浅话竹雕》_第1页
《浅话竹雕》_第2页
《浅话竹雕》_第3页
《浅话竹雕》_第4页
《浅话竹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话竹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话竹雕胡希伦前不久,本人的三件竹雕藏品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著名中国文物鉴定专家刘静的鉴定。第一件《竹雕戏剧人物大香筒》,高121.6cm,口径9.1cm—11cm,呈琥珀色。筒壁以通景方式,镂雕古代战征场面人物图。图中层次高低起伏,非常丰富,树石楼阁雕刻细致,人物、马匹神态细腻生动,且造型通达稀少,构图紧密严谨,为清代徽州竹雕艺术中的佳作。第二件《竹根雕梅花如意》,长38.2cm,呈棕色。作者借用竹根弯曲自然的形状,以圆雕、镂刻、高浮雕等多种技法刻成。一枝曲茎为如意柄,柄把上疤结深邃逼真,淑朵花枝盘茎而攀附,如意首花枝盘绕,花朵绽放,如同绣球,且造

2、型优美,刻工精致,色泽包浆真实,为清代早期竹根如意中的精品。第三件《竹刻云芝首如意》,长46cm,呈棕色。如意用两节竹片制成,如意手为竹节横弯反转而成,首面平凸,并阴线浅浮雕如意纹,柄中阴刻行书及款识,造型古拙,作工简洁奇巧,雅中透出精妙,十分耐赏,为清代中前期竹刻如意中的杰作。自己的珍藏能得到中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的较高评价,甚感欣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竹雕就是用竹根竹茎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或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装饰图案和文字。我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先民们已经会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

3、原始的竹雕,先于甲骨文。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竹雕艺术真正繁盛起来是在明清,此时绘画艺术融入竹雕艺术中,山水、花鸟、书法成为竹雕艺人常用的题材,大量的文房用具,如笔筒、笔洗、镇纸、香筒、臂搁等采用竹材雕制,另外还出现了供欣赏把玩的摆件,如人物雕像、小型楼阁、如意、壁挂等。竹雕艺术兴盛于明清,主要是文人追捧。竹子因其节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四季长青,被文人墨客比作君子,视其有坚毅、正直、谦虚、廉洁的特性。尤其竹子中空有节,被视为高风亮节之象征。文人以竹的宁折不弯而7自喻清高,一日之见,可消百忧

4、。于是喜竹、爱竹成了风俗,文人居竹、画竹、写竹、玩竹、长年厮守,竹雕器件为文房雅玩不可缺少的品种。苏轼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成了当时文人爱竹的写照。由于竹在文人心目中地位崇高,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空前发展。据清代金元钰《竹人力·凡例》介绍,当时形成了两个竹雕中心,一是浙江嘉定(今上海嘉定),一是江苏金陵(今南京)。后人按地域冠以派别,因而有了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和以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专家把竹雕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明朝、清前期、清后期。据史料记载,明代嘉定派竹雕擅长深雕、透雕、高浮雕,刀法精巧,风格华丽,作品

5、展示丰富画面层次及立体效果,为时人所识。因此,嘉定竹雕艺术流派的繁盛,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后继者有数十人之多,以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最为著名,被誉为“嘉定三朱”。嘉定派麾下名手大家不下二三十人,其中,秦一爵,沈兼,吴之璠,封氏三杰,周灏,施天章,顾珏,蔡时敏等尤为世人所重。嘉定竹雕到了清代康雍乾嘉时期,达到了黄金盛世,嘉定也因此被称为“竹刻之乡”,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金陵派竹雕以根雕和竹板刻书画见长,采用阴文浅刻,不事精雕,而求自然雅趣,经手稍作打磨即成大器。金陵派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对材质选择很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与嘉定派华丽的竹雕风格相

6、比,金陵派显得古朴雅致。人称濮仲谦的竹雕直追汉代雄豪之风,与汉石刻一脉相通。濮仲谦之后,方洁作品被称“方竹”。其拿手技法是用阳文浅浮雕人物像,面部用陷地浅浮雕,其余部分阴刻。两种技法配合得天衣无缝,被称“绝艺”。但金陵派传承不旺。此后,以清初“留青圣手”张希黄为首开创了浙派竹雕艺术。其用平雕技法,图案由留下竹皮部分构成。构图后把多余的部分去掉,露出竹子肌理,成为图案衬底。竹皮青且坚硬,经年久把玩,色泽转深,莹润光洁。其所刻山水人物远近动静极有层次,刀法行云流水,颇具中国画写意精髓,堪称天下一奇。   此外还出现了安徽的徽派竹雕,代表人物有吴元满、李

7、希乔、张立夫等人。同时,还出现了推陈出新、有别于地区流派之外的新技法,其中最具代表性者有李耀,张步清,马根仙,邓孚嘉等。明嘉庆至清乾隆的竹雕艺术之所以辉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竹雕艺术家皆是工书善画的文人,使得竹雕山水花鸟、神仙佛鬼、高人逸士、娉婷仕女等形态,逼真传神。但到清嘉庆之后,竹雕者多不是文人出身,不能自画自雕,须请画家代为画稿设计,雕与画分离,雕竹者成为单纯雕工。因不可能雕去一层求人再画一层,故风格从繁纷多姿变为平浅单一。在这一衰落中虽也有秀韵超逸之作产生,但7总体状况渐被盛行的浅浮雕和阳文平刻所代替,不再强调造型和立体感。至同光年间,圆雕

8、、高浮雕、透雕等竹器已难觅踪影。进入民国,竹雕诸法几近失传。于是,具有文人气质的竹雕艺术,又回到原来的匠人作品,这是灾难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