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好的教学

何谓好的教学

ID:37307924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何谓好的教学_第1页
何谓好的教学_第2页
何谓好的教学_第3页
何谓好的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何谓好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何谓“好的教学”http://www.zongwei.org/%E5%AD%A3%E5%8B%87%EF%BC%9A%E4%BD%95%E8%B0%93%E5%A5%BD%E7%9A%84%E6%95%99%E5%AD%A6/作者按:对于国外学者写的教育哲学类书籍,充斥着难解的抽象概念、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晦涩难懂的语言表达以及翻译者的鄙薄浅陋,我们应该抛其形、抓起神,以一种基于哲学意义上重构的方式来达成大众化的“喜闻乐见”,那样就完全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思想拓展的方式。      何谓“好的教学”?何谓“好的教学”?诸多教育主管部门、专家以及教师都习惯于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学科知识、教学

2、艺术以及学生的学等问题上,提出了种种“好多方法”、“好的模式”、“好的标准”。更有甚者会在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复制一种模式。当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否定自我”,以一种纯熟技艺、完美的方式奴颜婢膝于“好的标准”时,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所教的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二是我们所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和复杂。教学就是不断的鲜活的相遇,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如此复杂的彼岸,我们有时会对课堂无能为力,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其实,我们在仰望学科、仰望学生时,却忘记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教学意义上的学科、学生不是理性世界的学科、学生,而是基于我心灵内化的“我的学科”、“我的学生”,教师的内心生

3、活在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真正好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走向自己的内心,这给我们以下的启示:启示一:我们只有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潜能、局限的全面认识,才会“透过重重墨镜看学生”“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意义上吃透学科”。而不是像“黑土大叔”嘴里的“感谢TV,感谢所有TV……MTV……”,其实他并不知道嘴里说的这一大堆“TV”到底是什么。启示二:我们只有能够和自己内心对话,足够洞悉、反省、澄清自己的心灵,才有资格并且能够到学生的心中,学生不会对一颗“迷糊”的心灵敞开心扉。如同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我们的教师惟有深入到学生的心中,才会发生“教学”,其他的是灌输。启示三:我们暂

4、且可以不必纠缠复杂且令人困惑的学科和学生,而是“认识你自己”,形成教学意义上自身认同,在你和“学科”、“学生”遭遇时,凭借你的自身认同,你的个性,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选择有益于自身达到更高层次的完整的因素,将它编织到教学中,将它们整合到自身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中,达成自身的完整。这也就是本文的核心思想“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走向自己的内心的三个通道教师应该如何走向自己的内心呢?帕尔默认为有三个通道:智能上、情感上、精神上。对于自我内部景观的三种通道,帕尔默惜墨如金,只陈事实,一带而过,没有深究。其实理解这三通道,是文章前后勾

5、连的桥梁,越是深入,对于帕尔默那些未加解释的箴言式话语,内心越是豁然开朗以至趋向明朗。我们可以暂且这样粗略的、浅显的解读这三个概念。智能上,就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采取的方法;情感,就是感情;精神,就是与他人、与世界心灵沟通的内在渴求。因此,我们“教学的自我内部景观”应该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我所理解的学科、学生以及教学方法;我对学生内心的感情;我对教学工作的内心需求。我们可以再次回味帕尔默在解释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时所举的埃里克(Eric)的例子。埃里克具有手工技艺的天分,成长过程中都学习了手工技艺,然而在进入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埃里克在智能上对自己认识,认为自己是“混进了这个层次的群

6、体中”,从而在情感上以“愚蠢的问题!”来窒息学生,精神上不听别人讲话的优点,而是专挑缺点、吹毛求疵。我们可以这样走向自己的内心:1.你是否了洞悉你所教的学生,还是对所谓的“差生”耿耿于怀?2.你是否清晰的梳理了你的学科知识,还是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3.你是否寻找到与自身特质相符的教学方式,还是感觉教学是一种煎熬?4.你对学生充满真情还是对有些同学是有情绪的?5.你有没有把真实的自我袒露给学生,还是维护着师道尊严?6.你是认为自己是一位传授者还是成长者?拒绝分离走向自己的内心,按照内心的指引去从事教育,意味着从内而外的袒露真实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开放。这也是容易导致心灵的伤

7、害。俗话说:学高为师,传统意义上教师角色应该是博学而无所不知的,学生无法认可一个“被看透无能”的教师。为了维护了师道尊严,教师在“在内部真实和外部表现之间建立了一堵墙”,我们脱离了我们的心灵,远离学生,远离学科,照本宣科的转述,将暴露我们自己的危险降到最低。而当下的教育环境、应试机制更让我们分离。我们屈从于功利竞争环境下的分数标准,不计代价的运用了很多非常规的、异端的、歧途的方法,引发很多事端,包括很多悲剧。大孝感论坛官方微博上有网友发了一张孝感市一中高三学生在教室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