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

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

ID:37305031

大小:1.69 M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5-12

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_第1页
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_第2页
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_第3页
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_第4页
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_第5页
资源描述:

《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主要问题一、三星堆文化遗址是怎样发现的?二、出土了哪些珍贵文物?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面貌?四、古蜀国有哪些传说记载?五、三星堆文化怎样证实古蜀文明?一、“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1、惊世发现2、稀世宝物的出土3、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1、惊世发现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北。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1929年春,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1933年,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铬钧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1963年,四川大学冯汉骥教授预言:这一带“很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城。

2、”1980年,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挖掘。发现了房屋、墓葬遗址、城墙遗址。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续近2000年,与夏、商、西周朝时代相近,曾为古蜀国都邑所在地。1986年7~9月,发现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出土了数以千件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和象牙,震惊了世界。根据C14和树轮校正,一号坑相当于殷墟第一期,约公元前14世纪左右,二号坑相当于殷墟二、三期,约公元前13--11世纪左右,两坑相距约一、二百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英国《独立报》"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苏秉琦"沉睡数千年,

3、一醒惊天下"--张爱萍1993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到瑞士展出,其后相继到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展出。2、稀世宝物的出土文物类型:金、玉石、青铜、陶、漆器以及海贝、象牙等。金器:金杖、金面罩、金树叶等。金杖金杖出土于一号坑,总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有鱼、鸟、人头像的图案。黄金面具与黄金龙形饰金面铜头像玉石陶器:玉石礼器有上千件,玉戈、玉刀、玉璋等。最大的玉璧,状如井盖,外径70厘米,孔径19厘米,厚7厘米,重百斤以上。还有80多枚象牙,以及数千枚海贝、铜贝。玉璋和玉瑗玉璋长159厘米,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上有丰富精美的鱼鸟图纹,

4、号称“边璋之王”象牙海贝青铜器: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像,有82个人物雕像、鸟、鹰、龙、凤等。三星堆铜塑的工艺技术:采用合金材料,分别使用了铜、锡、铅三种成分。采用铜液浇铸工艺,以及焊铆、热补法、分铸法、浑铸法等。出土于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连座通高2.62米。重180公斤,铸造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被誉为“东方巨人”。铜鸟头有三件跪坐全身像,头戴牟帽,身穿对襟长衣,脚穿麻鞋,双手捧腹。有一件顶樽跪坐女人像,头顶火锅。二号坑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通高2.6米,重达180公斤。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和最大的青铜人造像,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人像头戴冠冕,

5、上有太阳图案,身着龙纹左衽长襟衣,双手握成环状,脚戴足镯,赤足站立在双层方座之上。青铜立人青铜面具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宽耳纵目,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重80多公斤。“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常璩的《华阳国志》)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大量的突目巨眼人像,是蜀祖蚕丛的神像。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鼻梁上方镶竖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

6、长有羽饰的夔龙,显得非常奇异。"椎髻耕田"的奴隶青铜龙虎尊太阳轮通天神树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据称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青铜树。”神树高3.48米,分件铸造的,制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号坑中发现了大约6株铜神树,其中最大的一株高达4米,中等的高2米多,小型的也有1米左右。青铜神树由底座、树身和龙三部分组成。树干分为三层,每层有三枝,挂有“果实”,每枝立一只神鸟。树侧有一条沿着树干逶迤向下的龙。古代文献中记载了神话传说中的三棵神树,是东方的扶桑、中央的建木和西方的若木。据《山海经》、《淮南子》等,扶桑是生长在东方的高大的太阳神树。远古

7、时期,天上的太阳共有十个,是帝俊与羲和之子,扶桑下面的汤谷是羲和浴日的场所。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升起,其余九个栖息在扶桑上。若木是生长在遥远的西方的太阳神树,为日入之处,即太阳下山的地方。建木则是生长在天下之中的通天神树,它拔地而起,直上九霄,长满了层层叠叠的果实和树叶。有人认为青铜神树象征上天的阶梯,也有人认为是敬天神、求吉祥的神树。还有人认为它体现了古蜀的神树崇拜和太阳崇拜观念。“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居,……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若木是“日之所入处”。---《山海经·海外东经》“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8、”---《淮南子•地形》三星堆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其喙部多有如鱼鹰者,很可能就是鱼凫的象征或其族徽。人面鸟身(仿制放大)Ⅰ式青铜兽面具蜀(不是文物,是字)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