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94764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1
《狼教学再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狼》教学再设计课型展示课姓名李敏单位第四初级中学时间2012年5月7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本课是可读性较强的故事,学生易于理解并掌握。基于上述原因,在教学中,我认为应尽可能放手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学于法,朗读为本。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朗读,其他同学进行点评,然后全班拔高再读的环节。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对字词的疏通,我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和小组交流整合法来强调重点。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在自学展示环节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加以解
2、决,同时由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板块分类展示文言词汇,并由小组成员给大家重点点评等。学习宗旨:让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充分的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卒有所获。学习目标:1、熟记小说常识及“犬、之、洞、隧”等文言词汇。2、熟读并背诵课文并用结对互助法疏通文意。3、用结构框架图整合本文内容,体会文章寓意。学习重点:熟读并背诵课文并将故事用结对互助式译成现代汉语。学习难点:用结构框架图整合本文内容,归纳本文寓意。教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7授课过程: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情景歌曲《说聊斋》,由“蒲松龄”引出本文的《狼》。二、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注:(学生
3、以自由诵读的方式来整体把握。)三、预习展示一)检查预习一(作家作品)二)检查预习二(朗读)1、读准字音2、把握节奏停顿注:1)、小组合作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分别从准确、熟练、重音、节奏、感情及站姿上进行点评。2)、第一节读得舒缓;第二节读得紧凑;第三节读得紧张;第四节读得急促;第五节读得从容三)、检查预习三(背诵)背诵接龙(背一句,翻译一句。)注:其他学生可以随时纠正。第二框架:整合提升四、小组内用结对互助法疏通文意。(本文重点)7要求:1.字字落实原则2.重点实词词义做批注3.积累文中的通假字、古今义字、词类活用字及一词多义字。4.准确翻译重点句。注:(交流结束后,抽
4、查其中四个小组的交流情况:请他们分别把疏通文意时整合的四项知识演板到后黑板相应的版块位置,以便同学们对重点知识的纠错与识记。四项包括:通假字、古今义字、词类活用字及一词多义字。)五、合作探究、讨论竞答。1、请快速找出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并尝试用两个字概括每自然段的内容。明确:时间:晚地点:途中人物:一屠,二狼两字概括: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议狼2、本篇小说的情节结构是如何划分的?明确:开端:遇狼发展:惧狼再发展:御狼高潮和结局:杀狼3、本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凶狠贪婪、阴险狡诈4、本文中的屠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迁就忍让、奋起反抗、机智勇敢、细
5、心果断5、本文前四段与第五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明确:前记叙后议论6、说一说本文的寓意或你学了本文的启发。狼的角度:不要凶狠贪婪、阴险狡猾,否则会自取灭亡。7屠户的角度:要运用头脑、做事果断镇静、机智勇敢、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敌人。六、整合小结、能力拔高理清思路,小组分类展示文言词汇并用结构框架图整合本文内容,归纳本文寓意。(本文重点、难点)1.每位学生快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并设计出简单的脉络结构图。2.小组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合作交流,进而整合出最完善的小组化结构设计图,并由其中的四个小组将结构图呈现在前黑板相应的板块上。3.同学们对结构图就内容、设计、字体规
6、范及双色笔运用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推选两组最具典型性的结构图,由其小组成员给同学们进行简单讲解,以达到课文文意和内容的整合与提升。七、老师板书与小结:老师的板书是在学生的结构图的基础之上再加完善而成型,并引导学生概括主旨,整理艺术特色,进而进行填空式小结。下附板书框架:遇(开端)惧(发展)狼屠户御(再发展)狼(记叙)启示:敢斗迁就忍让杀(高潮、结局)凶狠贪婪、善斗奋起反抗阴险狡诈机智勇敢7细心果断寓意:主旨议狼讽喻像狼恶人终要败(议论)蒲松龄艺术手法:1、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小说2、叙议结合。 八、知识迁移(小练笔)1、你能说出与狼有关的成语及故事吗?成语
7、: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吞虎咽故事:小山羊和狼东郭先生和狼2、展示内容续写或情景再现(将语文的听、说、读、写有机融合)八、当堂反馈(要求准确熟练)清单一:看谁记得准(词类活用)清单二:看谁分得清(一词多义)九、本课收获与反思做人上收获:写作上收获:十、布置作业:1、整合黑板上各小组展示的文言词汇及板书设计。72、整理导学案。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方面,我采用小组交流法和合作探究法,来突破难点。我在此环节设计了六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组讨论。这六个问题的设置层层相扣,一脉相承,贯穿全文。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