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1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

训练11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

ID:37290782

大小:1.16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训练11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_第1页
训练11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_第2页
训练11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_第3页
训练11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_第4页
训练11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训练11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训练11 从国民大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2.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  )①开展土地革命 ②武装反抗国民党 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3.下图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

2、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C.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4.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期,作为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短短五天内,参加献金的达五十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A.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B.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C.国民经济遭到战争残酷打击D.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热情高涨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邮政系统,历史上称之为“红色邮政”,基本上与国民

3、党政府所辖区域的邮政系统不相统属。但是,这两个邮政系统曾一度接通于(  )A.抗日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6.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抗击日军,并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中国远征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关于这段历史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而进行的行动B.入缅远征军是国共合作抗日典范C.阻滞了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企图D.历史上中国军队的首次出国作战7.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

4、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8.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战役结束后,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该战役应该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中共三大上,陈独秀

5、和马林认为:全体共产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凡是国民革命的工作,都应参加国民党组织进行,即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能够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B.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10.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订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  )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11.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漫画作品《敌军的阵容》。漫画家旨在显示(  )5(一)

6、机“骨”师团 (二)“板”垣师团 (三)“土”肥原师团A.抗日战争已胜利在望B.现代战争惨绝人寰C.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D.日本侵略军不堪一击12.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

7、定性胜利13.(2013·江苏高考)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见下面示意图)北伐战争胜利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8年)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5,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