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课程标准

解析几何课程标准

ID:37290404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解析几何课程标准_第1页
解析几何课程标准_第2页
解析几何课程标准_第3页
解析几何课程标准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析几何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析几何》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解析几何》是师范院校数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的特点是应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内容。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曲线、空间直线、平面、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等的基本性质,提高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今后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并能在较高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处理中学数学的有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中学教学;要充分利用矢量工具,注意矢量法与坐标法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培养学生的图画能力,提高画图技能。二、课程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独立价值及其研究的主要范围,研究

2、方法与该学科的进展与未来方向;2、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3、知道与相邻学科的关系、联系与相互的渗透;4、充分理解几何学科的特点与本课程处理几何的方法;5、牢固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该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下面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一)矢量坐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矢量的概念2、矢量的加法3、数量乘矢量4、矢量的线性关系与矢量的分解5、标架与坐标6、矢量在轴上的射影7、两矢量的数性积8、两矢量的矢性

3、积9、三矢量的混合积10、三矢量的双重矢性积√√√√√√√√√√《解析几何》课程标准第4页共4页(二)轨迹与方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曲面的方程2、母线平行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3、空间曲线的方程√√√(三)平面与空间直线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平面的方程2、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3、两平面的相关位置4、空间直线的方程5、直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6、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7、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8、平面束√√√√√√√√(四)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柱面、锥面、旋转曲面2、椭球面3、双曲面4、抛物面5

4、、单叶双曲面与双曲抛物面的直母线√√√√√《解析几何》课程标准第4页共4页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解析几何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必修课,系主干课程。每周安排4课时,共60课时,函授生一般为3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主要内容课时建议教与学的方法建议按60课时计按32课时计一、矢量与坐标1610教师讲授二、轨迹与方程84教师讲授三、平面与空间直线167教师讲授四、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167教师讲授五、总复习22六、机动22(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教学班是主要教学组织,班级授课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根据几何学科的特点,尽可能使用多

5、媒体教学手段。2、充分利用习题课课时,灵活组织学生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各种教学活动。3、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好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五、教材编写与选用本课程选用吕林根、许子道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月出版的教材《解析几何》(第三版)。六、学习评价与考核1、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本科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的成绩评定采用平时考核(30%)和期末考试(70%)相结合的形式。2、考试时间:120

6、分钟。3、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4、题型比例判断题10%;填空题10%;计算题60%;证明题20%。5、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A、判断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解析几何》课程标准第4页共4页例:如果,那么与共线。()B: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例:通过点(1,2,3)和y轴的平面方程为______________。C:计算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例:求原点O关于直线:的对称点。D:证明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例:证明:(,,)=

7、(,,)制定该课程标准小组成员:谭建中、池雄标审核者:简国明《解析几何》课程标准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