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88410
大小:3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0
《大英县教师“县管校聘”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教发〔2017〕23号大英县教育局关于转发《大英县教师“县管校聘”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中小学、幼儿园,机关各股室(站、所、中心): 现将大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英县教师“县管校聘”实施方案》的通知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英县教育局 2017年7月3日—7—大英县人民政府大府函〔2017〕59号大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英县教师“县管校聘”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乡人民政府,各园区、社区管委会,县级各部门:《大英县教师“县管校聘”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五
2、届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大英县人民政府2017年6月28日大英县教师“县管校聘”实施方案—7—为深化我县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师资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14〕4号)以及省、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抓手,探索“以县为主”的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将教师身份管理和岗位管理相分离,实现教师队伍统管统用、合理配置,促进教
3、育事业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二、工作目标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健全教师交流管理体制,健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长效机制,每年轮岗交流人数不低于应交流人数的10%。盘活教师资源,实现学科教师均衡配置。积极推动教职工竞聘上岗,不断激发队伍活力。三、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依法实施。在推进“县管校聘”过程中,注重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遵循《教师法》以及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教师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二
4、)统筹兼顾,稳步推进。—7—县级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整体谋划“县管校聘”工作,统筹安排实施内容,着眼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稳妥推进,确保教育人事改革的实效性。(三)动态管理,定期评估。对“县管校聘”推进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开展效果评估,并根据实际需要、社会需求和群众反映,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四、实施范围全县公办学校在编教职工。五、实施内容(一)完善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每年3月,县教育局根据学校生源增减、班级设定和教师岗位变化等情况,在系统编制总量内,提出教师编制调整方案,报县委编办审定后实施。6月,县教育
5、局按照已审定的编制方案和下期学校具体情况,对学校岗位设置进行科学调整,将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缺岗情况在大英教育信息网上公示;7—8月,由县教育局牵头,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参与,组织实施岗位竞聘工作。(二)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和竞聘上岗制度。一要坚持上岗竞聘原则。县教育局要严格按照核定的学校岗位数,根据《大英县教职工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按程序组织教职工竞聘上岗工作,竞聘结果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按规定办理岗位变动及人事工资关系相关手续。二要签订聘用合同。—7—教育系统所有教职员工身份由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注册和
6、管理。通过竞聘上岗的教职工与学校签订人事聘用合同,聘期3年;并在考核基础上,学校每年与教职工签订岗位协议,明确岗位职责,实施岗位管理。三要建立城乡教师良性流动机制。新招聘教师由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统筹安排到农村学校锻炼,实行服务期制度,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参与教师岗位竞聘。每年县城区学校缺科教师公开考调工作按《大英县干部人事调(流)动管理办法》(大委办〔2017〕34号)要求实施。(三)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采取顶岗支教、蹲点上派、轮岗交流、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校长、教师交流的常态化。积极探索校长竞聘上岗
7、制度,严格执行校长任期制。校长(含副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不得超过9年(三届);县城区学校校长、副校长任职时间超过规定年限的,首先应交流到农村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任职。建立城乡教师待遇差异化机制,职称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将交流经历纳入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干部提拔的考核范围,积极落实农村教师补贴和乡镇补贴等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县城学校名优、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边远薄弱学校支教、任教的,每月由县财政给予定额补助。(四)建立教师退出机制。—7—建立以师德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的中小学教
8、师评价机制。县教育局要制定基本评价标准,各学校要结合实际确定具体的考评实施办法。县教育局要制定《大英县教师退出教学岗位实施细则》,逐步建立以竞聘上岗为核心的教师退出机制。对病休一年以上(符合办理病退条件的应按规定办理病退手续)的人员,经县人社局审核,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川府发〔2007〕2号)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