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大巷作业规程

运输大巷作业规程

ID:37273290

大小:207.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20

运输大巷作业规程_第1页
运输大巷作业规程_第2页
运输大巷作业规程_第3页
运输大巷作业规程_第4页
运输大巷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输大巷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所规定的掘进巷道为运输大巷。二、掘进巷道的用途运输大巷服务于全矿井的进风、行人、运输及管线敷设及设备成列安置。三、煤层层位本工作面掘进巷道沿4#煤层底板掘进。四、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设计长度:运输大巷设计长度2170米。服务年限:7.4年五、开、竣工时间本巷道自2005年3月开工,现已掘进796米,剩余部分从2009年12月开工,预计2012年7月竣工。附图1:巷道布置平面图第二节编写依据编写依据为《七里滩煤矿水峪里坑口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及山西徽宇资源勘查院编写《水峪

2、里坑口地质报告》。43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地面相对位置位于矿井地面工业广场东南部,标高856米,区域内没有水和建、构筑物,所以对工程没有影响。运输大巷服务于单一煤层(4#煤层)与临近巷道为水平掘进,附近没有井巷工程对其的影响。运输大巷在井田内为实体煤掘进,井田附近没有采空区,不存在老空积水、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本掘进工作面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4#煤层,顶板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少数为砂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煤层赋存稳定,厚度在1.75m左右,密度1.35t/m3

3、,煤层倾角为3°—7°,煤层中部含一层夹矸(平均35㎝)结构比较简单,属可采稳定近水平煤层。根据2008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4m3/min,相对涌出量为1.64m3/t,属低瓦斯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附图2: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根据山西徽宇资源勘查院编写《水峪里坑口地质报告》。预计掘进工作面无大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变化,对掘进无大影响。43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根据本掘进工作面前期开掘时观察,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顶板无淋水。巷道有少量积水(来自各转载点的喷雾洒水

4、和清洗巷道)根据地质资料、地形情况不会发生涌、突水现象。但在掘进过程中必须遵循探放水原则,确保安全生产。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层位:设计运输大巷沿4#煤层底板布置。二、巷道断面、开口位置及方位角、标高、工程量1、巷道断面巷道为矩形断面:毛宽3.5m×毛高2.2m,净宽3.5m×2m。净断面:7m22、开口位置及方位角在运输大巷九顺口往东125m处开口,以方位角138°24´11〞掘进396m后,再以方位角90°掘进980m直至井田边界。3、底板标高根据原始测量记录,该工作面的底板标高为+910。4

5、、工程量根据巷道的长度、宽度、高度确定掘进工程量为:长1376m×宽3.5m×高2.2m=10595m3=14303t43第二节矿压观察一、观察对象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二、观察内容用锚杆拉力计、扭力扳手对顶帮锚杆的锚固力、扭力矩实施抽查检测;安装顶板离层仪对顶板下沉位移进行观察;用钢尺结合顶板离层仪观察数据,对巷道高度进行观测以分析顶、底板移近量,对巷道宽度进行测量以确定巷道两帮的移近量。三、观察方法测点布置:正常情况下每隔100米做一观察基点,安装顶板离层仪对巷道顶板观察,每3天由技术员对顶板离层仪观察一次、巷道两

6、帮移近量测量一次,观察测量数据记录清楚存档保存;对两帮支护的间、排距、锚固力、预紧力抽查,观察基点尽量选在顶板完好地段。用LY200型锚杆拉力计检测顶、帮锚杆锚固力,用力矩扳手检查扭力是否达到要求。每月1、11、21号进行拉拔力测试,且每次抽查每组不少于3根,所测数据记录在册,并通报队组。四、数据处理:由掘进队组人员配合技术科测试,观察记录归技术科负责整理分析判断,上报分管矿领导,分析结果及时反馈队组,从而不断修改设计补充措施,指导施工。43第三节支护设计一、确定巷道支护形式4#煤层直接顶为泥岩、砂质泥岩,少数为砂岩

7、,岩石较坚硬,顶板易管理,采用锚(索)网+钢带联合支护。二、支护参数校核1、采用计算法校核锚杆长度(选用顶、帮锚杆长1800mm):顶锚杆通过悬吊组合梁作用,帮锚杆通过加固帮体作用,达到支护效果作用,应满足:L≥L1+L2+L3式中:L—锚杆总长mL1—锚杆外露长度取0.05mL2—有效长度(顶、帮锚杆取免压拱高b)m。L3—锚入岩层内长度,0.3m普氏免压拱高b=「B/2+Htan(45°—W帮/2」/F顶式中:B、H巷道宽和高B=3.5mH=2.2mF顶—顶板岩石普氏系数顶取2。W帮—两帮围岩的内摩擦角取63.4

8、3°。b=「3500/2+2200tan(45°-63.43°/2)」/2=「1750+519」/2=1135mmc=2200×tan(45°-63.43°/2)=519mm43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顶帮板锚杆长L顶≥1485mm,所选锚杆长度满足设计要求。2、按锚杆所能悬吊的重量校核锚杆的间排距:设计计算时令排、间距均为a,则式中:a—锚杆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