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63173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妙用空气净化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妙用空气净化用竹炭科学使用空气净化用竹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常有人问:炭包放置几天才能起作用。其实这是很难做出精确回答的一个问题,竹炭见效的时间,不但与空间大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有害气体的浓度)密切相关,而且与炭包的含水率、颗粒粗细、炭包方位布置、竹炭内在质量、已使用时间等因素都有直接的关系。 一、 应按面积大小足量使用炭包 理论上讲,竹炭的饱和吸附能力是很强的,《空气净化用竹炭》国家标准中规定:竹炭对甲醛的饱和吸附率(24小时)为10%,也即1g竹炭可以饱和吸附0.1g的甲醛。但是,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会有许多种无机
2、或有机的微量气体以及微生物,而竹炭以大中孔道为主,对微量物质、有机物特别有“亲和力”,除了喜欢吸附空气中的有机气体外,还会吸附一些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尘埃。所以竹炭在实际使用中不可能单一地吸附某种物质,这使得它对某种气体的吸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在单位面积里,要保证放置足够量的竹炭,才能起作用。 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房间、车内、冰箱、橱柜箱包、鞋子等),竹炭使用量越多,见效越快。使用量太少,见效就慢,甚至其吸附量还达不到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常常有消费者对竹炭的功效半信半疑,要求买个小炭包回家试试看,对此我要善意提醒:放在冰箱里试一下,3-5
3、天会感觉到效果,假如说放置在房间里,那就不行了:一个小小的炭包,面对那么大的一个空间,它一定会“望洋兴叹”的。所以作为生产商或销售商,一定要向顾客解释清楚:在每一个空间里,必须放置足够的炭包,才能见功效。我所推荐的合格竹炭的使用量是200-300g/?,新装修房请酌情增加。 借用南林大周建斌教授说的一句话:竹炭可以大胆地用、大量地用,有百利无一害。 二、 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炭包的见效时间 如前所述,在合理足量使用竹炭的前提下,空气质量即有害气体的浓度,直接影响竹炭的见效时间,浓度越高,见效时间越长。这里所说的“竹炭见效”
4、,是指在特定的空间,经过竹炭的吸附,使其空气质量达标,有害气体的浓度降到国家限定的范围内,比如甲醛的含量,国标规定一类民用建筑小于0.08mg/m3,二类民用建筑小于0.12mg/m3。据我们实验分析:房间内如放置300g/?合格竹炭,在有害气体超标1倍的情况下,约经过1周时间,空气质量可以达标。以此类推:超标2倍,约需2周时间。。。。。。超标严重,可以加大竹炭的使用量,就可以压缩时间。 如何简便地检测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呢?碧岩企业有一款产品叫“甲醛速测灵”,可以在一小时之内搞定。这款产品价格也不贵,用一次才25元呢。 三、充分
5、晾晒,可恢复炭包的部分功效 竹炭是吸水性很强的物质,其发达的孔道常常会被水分所“占领”,而有害气体却被拒之门外了。因此要常常晾晒竹炭。晾晒的作用有三点: 1.将竹炭孔道中的水分挥发掉,腾出空间,把有害气体关进去。 2.部分有害气体如甲醛、氨等溶于水,因此竹炭水分中含有部分有害水溶物。晾晒后,这部分有害物质会随水分挥发到大气中。当然,要放室外晾晒哦。 3.竹炭会吸附许多的微生物,它们会附在竹炭表面或堵在孔道口,影响竹炭对其他有害物质的吸附。在阳光下晾晒后,受紫外线的作用,部分微生物就会被杀灭,路障被清除。
6、 四、 竹炭颗粒细小化 竹炭颗粒的大小,对竹炭的比表面积影响不大,所以,相同质量的竹炭,不论颗粒大小,总的吸附量是基本相同的。 但是,竹炭颗粒的大小,对竹炭的表面积影响很大。通过数学演算可以证明:颗粒尺寸缩小到1/10,则相同质量的竹炭接触空气的表面积是原来的10倍,自然,吸附速度就加快了。所以,竹炭颗粒越细,竹炭的吸附速度就越快。 当然,颗粒变成粉状,情况又有所不同。由于粉体之间的空隙太小,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反倒会影响内层粉体竹炭的吸附。同时,粉体过细,会破坏竹炭的部分孔道,这部分孔道变成了表面积。竹炭对物质的吸附主
7、要是靠孔道,而竹炭的表面部分对物质的吸附力是很弱的(抓不牢),容易脱附。所以,竹炭在粒径细化的同时,也拒绝过细的粉体。以我的推断,以80目以上的细炭吸附速度最快,而块状碎炭则最慢。 五、 炭包放置时需多点布置 竹炭会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吸附圈,由近至远,吸附由强变弱,有害气体的浓度也逐渐变浓。空间范围越大,对远处有害气体的吸附就越慢。所以,在一个范围较大的空间里,如汽车、居室、卫生间、办公室等,应该把炭包小型化,并在不同的方位放置炭包,多点布置,以加快竹炭的吸附速度。 另外,要时刻保持竹炭四周空气的畅通。炭包的包装物(
8、如布料、纸盒等)越简单越好,而且必须透气性很好,否则会成为竹炭接触空气的障碍。 六、 竹炭内在质量最重要 竹炭质量的好坏,吸附效果天差地别:竹炭烧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