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供热现状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供热事业现状与问题小组:平立伟,王文狄,谭蛟龙,李廷涵供热系统供热系统是由热媒制造、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三个部分组成。按照三个部分相互位置关系可分为:局部供热系统局部供热系统:热媒制造、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构造上都在一起的供热系统。如烟气供暖、电热供暖和燃气供暖。特征:热量的转化和利用都是在散热设备上实现的。集中供热系统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由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各个热用户输送热量的系统。特征:热量的转化在热源实现,热量的利用是在散热设备上实现的。供热系统1.热源把天然的或人造的能源形态转化为符合供热要求的热能装置;2.热网指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
2、质的管线系统。其主要构成包括热力管道、阀门、补偿器、检查井等;3.热用户指从供热系统获得热能的用热装置。一般情况下也把用热的建筑或用热的单位称作热用户。城市供热结构在城市的集中供热中:热电厂供热占总供热的62.9%;区域锅炉房占总供热的35.1%;其它占2%。全部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33.1%;民用建筑占59.8%;其它占7.1%。我国供热事业现状供热结构日趋合理我国供热事业现状供热结构日趋合理我国供热事业现状供热收费市场化中国北方城市现行的供热收费体制是:一、大多数城市仍然实行“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采暖制度.各地采暖费补贴因城市不同而各异,一般来讲,个人负担热费的10~30
3、%,单位负担70~90%.这是建立在住房单位所有、职工低租金福利使用的旧体制基础上的,与原有的住房福利制度及单一的住房公有制联系在一起.我国供热事业现状供热收费市场化二、采暖费绝大多数按照采暖面积收取,热价由各地政府(一般是市物价局)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区分不同热源,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此外,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按热用量收费的试点小区.我国供热事业存在的问题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居民缺乏对集中供热的认识和了解由于对集中供热的宣传不够,有些热用户对其了解还很肤浅,没有“热”是一种商品的概念,而且对相关供热知识、优惠政策缺乏了解,使得集中供热工作开展有很大阻力。我国供热事业存在的问题
4、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热费收缴率偏低我国以前实行包烧制,热费由职工单位负担,热用户与缴纳热费者分离.热改后,热费由热用户自行支付,目前热费收缴率普遍偏低,供热企业处于保本微利状态,惨淡经营,供热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供热质量。对大型城市热网如发生事故影响时很大的。如不采取措施,局部小事故可能导致大面积停止供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1)1996年冬季1月19日下午北京因首钢公司一辆吊车违规作业将高压电网损坏,造成北京第二热电厂发电机组停。造成北京西部地区发生较大范围的停电和严重后果,许多国家机关计算机网络停止运行。中央广播电台、北京市广播电台部分节目停播,地铁瘫痪,停
5、在隧道内4组地铁列车2000多乘客被困。市内大片地区包括中南海在内的国家机关等300多万供暖面积停止供热多日。热网问题对城市的影响(2)2001年北京市因热力管网补偿器破裂,使地铁复八线停运多时,影响很大。无紧急事故地铁一般不停运。热网问题对城市的影响(3)2000年12月北京市因热力管网事故,使正在来华访问演出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受困,靠后台几十台电暖风机支持演出。(4)黑龙江省某市某热网在2001年由于大管径热网事故,采取措施不得当,造成许多用户散热器冻坏,造成1~2亿元的经济损失。热网问题对城市的影响我国供热事业现状与问题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对供热设备的规范和标准目前供
6、热设备市场缺乏统一的规范,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使得供热实际水平达不到设计标准,浪费严重;同时,我国缺乏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供热所产生的污染没有惩罚措施,使得大气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供热事业存在的问题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地区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供热设备老化,技术滞后,造成污染严重,能耗过高,长此以往必将带来恶性循环.而资金的缺乏又阻碍了设备的更新,技术的提高,这直接影响到集中供热的推广。其中对热网事故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够。我国供热事业存在的问题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供热主要能源单一我国目前以燃煤为主的供热热源仍占主导地位,不但用掉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能
7、源,而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单一的以燃煤为主的供热方式逐渐不能满足热用户的多种需求。我国供热事业存在的问题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和法规约束由于我国关于集中供热的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和法规约束,使我国的供热改革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工作进展缓慢,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我国供热事业优化对策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解决对策1)努力提高热费收缴率,提高供热企业的积极性;2)完善集中供热设备的认证体系,建立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