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知识拓展 奴隶贸易

巴西知识拓展 奴隶贸易

ID:37251199

大小:133.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巴西知识拓展  奴隶贸易_第1页
巴西知识拓展  奴隶贸易_第2页
巴西知识拓展  奴隶贸易_第3页
巴西知识拓展  奴隶贸易_第4页
巴西知识拓展  奴隶贸易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西知识拓展 奴隶贸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奴隶贸易最先从事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其后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都先后卷入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活动中。在奴隶贸易的初期,殖民者曾组织所谓的“捕猎队”亲自掠奴,偷袭黑人村庄,烧毁房屋,把黑人捆绑着押往停泊在岸边的贩奴船,往往一夜之间把和平宁静的黑人村庄踏为荒无人烟的废墟。殖民者的野蛮暴行,遭到了非洲人民的反击。后来殖民者改变了方式,采取以枪枝、火药诱骗某些沿海地带的部落酋长,唆使他们向内地袭击,挑动部落之间的战争,以便在交战中俘虏对方部落的人,出卖给欧洲的奴隶贩子。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挑动,这种部落间的“

2、猎奴战争”,在400年的奴隶贸易过程中,始终没有停止过,造成非洲黑人的大量死亡。殖民者在长期贩卖黑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一本万利的“奴隶贸易制度”。他们贩运奴隶一般都采取“主角航程”;贩奴船满载着“交换”奴隶用的枪枝弹药和廉价消费品,从欧洲港口出发,航行到西非海岸,称为出程;在西非海岸用货品交换大批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驶往美洲,称为中程;在美洲用奴隶换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称为归程。一次三角航程需要6个月,奴隶贩子可以做三笔买卖,获得100%到1000%的利润。在西非各港口,殖民者用木枷和

3、锁链锁住抢来的奴隶,奴隶都被剥去了衣服,供奴隶贩子象挑选牲口一样挑选,被选中的奴隶就被火红的烙铁在身体上烙上标志,然后装上贩奴船。贩奴船的舱板之间的高度不到半米,奴隶们只能席“地”而坐。奴隶贩子为了多赚钱,总是超额一倍,甚至更多倍载运奴隶,把奴隶塞进船舱,使他们象“汤匙”一样卷曲着身体,人挨人地挤在一块。由于船舱拥挤、潮湿,空气污浊,经常出现传染病。患传染病的奴隶往往被投入海里,活活淹死。1874年“戎号”贩奴船一次就把132个患病的奴隶抛入大海。如果航行途中遇到风暴等恶劣天气,延误航期,致使船上淡水、

4、食物不够时,奴隶贩子也会把部分奴隶抛入大海。运到美洲的黑奴,在种植园主或矿山主的非人待遇下,有1/3的黑人在移居的头三年死去,大多数人活不到15年。每运到美洲1个奴隶,要有5个奴隶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在长达400年奴隶贸易中,估计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大约为1200万—3000万。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人口至少有1亿多,相当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总数。奴隶贸易使非洲大部分地方呈现一片荒凉景色,而欧洲奴隶贩子却从中赚了大量钱财,这客观上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经济繁荣,大批的黑人奴隶

5、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思考:感受奴隶贸易的残酷性,欧洲殖民过程的血腥性,表达对世界公平发展的一点看法。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物种的栖息居所。由于现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

6、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一、热带雨林的作用热带雨林是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生存活动所不可缺少重要条件,如果它不复存在,地球的环境气候都将产生重大的变化而那样的变化将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现在,全世界都在为保护热带雨林而努力,中国雨林的面积虽不大,但人们同样可以为保护雨林而有所作为,比如,人们为保护雨林而大声疾呼,比如,人们拒绝购买和使用以热带雨林中资源制造的产品。相信有大家的努力,人们地球上的这条美丽的绿色颈链会永远光彩四射。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

7、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就像在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名。1.净化空气——空气的净化物。2.具有自然防疫作用。3.天然制氧厂。4.天然的消声器。5.对气候有调节作用。6.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7.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8.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9.此外,热带雨林还具有物质用途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二、人类利用热带雨林的的土地资源丰富。很多跨国企业都在热带雨林买地,砍伐烧毁後,用

8、作牧牛埸,以提供牛肉给美国等牛肉需求量极大的国家。而巴西等热带雨林国家为偿还外债,在热带雨林兴建大农场,种植经济作物,如甘庶,棕榈等,出口外国。居住热带雨林并不适合人口居住,人类很难在热带雨林寻到食物。耕种人类利用的食物和香料咖啡、巧克力、香蕉、芒果、番木瓜、鲕梨和甘蔗等所有在种植园的食物,最初来自热带雨林,且仍然在增长中。在1970年代,中美洲咖啡出口总值30亿美元。许多用於防止损伤的基因变异造成的昆虫,也可从雨林中获得。热带森林供应了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