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

ID:37245666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_第1页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_第2页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声与听觉第三节噪声(一)教学目的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二)教具  干燥的玻璃板、气球(已充气)、刻印好的阅读提纲。(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讲述:优美的歌曲同学们都喜欢听,除了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以使人奋进。但是,对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燥,心神不安,这些声音都是噪声。我们这节课将知道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教师板书课题:第三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二、进行新课  1.将课前刻印好的本课阅读提纲分发给每位学生(或板书在小黑板上)。 阅读提纲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噪声?  (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5)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7)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自己在减弱噪声上将做些什么?  2.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纲阅读课文、读图,并进行讨论。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噪声的来源”后,按四人一组讨论提纲中

3、的(1)、(2)、(3)、(4)问题(讨论时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然后全班发言,教师进行补充。(板书: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地杂乱无章地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演示: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板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讲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喇叭鸣叫声,商店内招揽顾客收录机大声播放音乐声等,这些都是使城市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干扰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干扰学校正常教学。  (

4、3)讲述“分贝”,分贝是计量噪声强弱的单位。讲述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3-13和第三段课文。读后连续组织学生讨论提纲中的(5)和讨论“为什么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  教师归纳后板书: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4)阅读课文“怎样减弱噪声”,请同学们说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引导学生根据城市建设情况,政府部门采取了在一些街道禁止汽车鸣刺叭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播放高音喇叭、禁止燃放鞭炮、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设置噪声计量仪表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弱城市噪声,使人们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和有安静的休息环境。(教师板书: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从声

5、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三、小结本课内容  1.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  3.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政府部门采取控制减弱噪声的措施。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做到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总结本章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本章课文后的“学到了什么”,弄清通过本章的学习,知道了哪些知识内容,学会自己总结全章知识。  五、布置作业(四)说明  1.根据本课内容,将本课作为阅读、讨论课比较适合。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物理课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物理

6、课内抓住时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定要集中在某一课内进行,在一些讲授课、实验课等内容中也可适当地指导组织学生阅读。  本课采用学生阅读、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可以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轻松愉快,不感到枯燥乏味,既有兴趣,而又印象深刻。  2.阅读、讨论应有充分的准备,课前除了要拟出阅读提纲外,还要设想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避免教师在课堂内无言以答。设想问题中,一般要考虑到本地、本校周围的环境、位置和当地政府的一些规定和采取的措施等。  3.讨论问题时,学生在教室内一般不要移动座位,避免课堂混乱或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讨论时,教师要走下去倾

7、听学生的讨论,并做好引导、启发工作,鼓励学生发言,才收到应有的效果,达到讨论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