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诗简析)

古诗阅读(诗简析)

ID:37245177

大小:8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0

古诗阅读(诗简析)_第1页
古诗阅读(诗简析)_第2页
古诗阅读(诗简析)_第3页
古诗阅读(诗简析)_第4页
古诗阅读(诗简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阅读(诗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外古诗词阅读练习》中古诗词简析1、山行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⑵,莫为轻阴便拟归⑶。纵使晴明无雨色⑷,入云深处亦沾衣⑸白话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简析】山行留客》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诗作。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全诗语

2、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2、2、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⑴,春意阑珊⑵。罗衾不耐五更寒⑶。梦里不知身是客⑷,一晌贪欢⑸。独自莫凭栏⑹,无限江山⑺。别时容易见时难⑻。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⑼白话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棉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昔今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3、简析】《浪淘沙·怀旧》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浪淘沙·怀旧》即是以景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愁恨交织抒叙;结尾深入一层,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归比喻自身面临的厄运。语言生动,纯用白描,但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量。83、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4、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译文天空中一钩如银的明月,落下来洒落在原野上,变成了一树三尺长白玉般的梅花。水边的花(梅花)极端的忧愁,却没有人来过问关心。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鉴赏动静结合,选择景物很有特点。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精当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象,更表现了雪景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其实“浅俗”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

5、绝”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作者简介郑谷(约851~910)唐朝早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5、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

6、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8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

7、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译文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

8、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挡。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⑶,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