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43716
大小:59.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20
《班主任成功教育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班主任成功教育案例——给他人一个机会留给自己一片天空作者:丁科莉日期:2011-6-713:37:00案例经过:无论什么类型的班级,突发事件总是难免的,诸如:顶撞老师、打架、不完成作业等等,班级出现了突发事件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班主任能不能把每一次问题的发生,看作是难得的教育良机,始终坚持教育疏导的原则,灵活运用教育的艺术,变被动为主动,教育转化学生。如果做到了这一点,班主任的核心地位必将进一步巩固,威信也会提高。在这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我调整了一下座位。刚走出教室,卢雁同学就追上来,胆怯的说:“老师,教室后面有同学影响我学习,我要到前面去。”我说:“你这么高的个子,到
2、了前面会挡住别人视线的。”她带着怨气说:“赵蕊比我还高呢,她能坐前面,我怎么不能坐前面?何况您还说我这段时间学习进步了呢?”对于这种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质问老师的行为,实属对老师的“不敬”,我有些恼火,但我还是压住火,解释说朱莹莹视力不好,而且负责卫生的监督,坐在前面比较方便一些,可是无论我怎么说她都是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接下来周一的班会课上,我班按原计划进行督导教室卫生委员选举,唱票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卢雁竟然得了19票,仅以2票之差屈居第二。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了我的身上,看看班主任有什么反应。当时我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票数最多,学习优秀、协调能力强的赵蕊
3、同学,名正言顺;二是给卢雁一个机会,进行第二轮投票。但我隐隐约约感觉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平时,卢雁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这次选举,她获得高票并非偶然,肯定是由于前几天的事,有些同学对班主任的处理方法还不是很服气,借此机会故意给老师出难题,看看班主任如何收场。在两人选举都未过半的形势下,如果我选择了赵蕊,那无异于当逃兵,不敢正视矛盾,必然使矛盾越积越深,同时也很难令一部分同学心服口服。相反,如果在两人票数相近、大多数人认为班主任必选赵蕊,而不会选卢雁的情况下,如果我能够抓住机会,利用疏导的办法妥善处理这件事情,给他人一个机会,也给
4、自己一个机会,说不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话又说回来,选择一个在班内颇有影响力的人当督导教室卫生委员,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于是我迅速做出决定,出其不意做了第二种选择。我建议:“由于二人票数相当,难分上下,又均未达到半数,请大家进行第二轮的投票,从二人中选出一人。”这个决定着实让一些同学措手不及。选举结果可想而知,卢雁以高出5票当选。当大家再次把目光投向我时,我已经气定神闲,由被动完全转为了主动,不仅当场宣布卢雁当选,而且热情地带头鼓掌,欢迎卢雁表表决心!当时气氛热烈之极,掌声雷动。卢雁既兴奋又激动,满脸通红,她在表决心时说:“谢谢班主任和同学们瞧得起我,既然大家信任我,
5、我一定会配合老师做好班级工作,把我们的班级的卫生搞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此后的事实证明,选择卢雁是正确的。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她已经成为我的左膀右臂。许多曾经对班主任抱有偏见甚至有抵触情绪的同学,也开始了转化。案例分析:现在的学生很有个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处理的事情多而杂,因此偶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这种事情处理不好,小则会引起一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大则会给班级的团结稳定带来威胁,甚至影响班级的稳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行为时,应慎之又慎。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处理好学生的
6、“不敬”行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事件发生时,应冷静而不狂燥当学生的“不敬”行为发生时,班主任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激动情绪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情感,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放弃个人的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的胸怀宽广。”..本案例中,我在处理卢雁同学的问题时,如果我没有克制自己的情绪,过多的关注了自己的感受、面子。表面上,卢雁同学接受批评做出了检查,但这样生硬的处理方法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学生只怕是口服心不服,这样的处理结果给我接下来的工作带来了被动。2、事件发生后,应静缓而不急动班主任在“不敬”事件发生后,不能急于解决。在“不敬”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学
7、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实践,我发现,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而要冷静下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自己在处理问题时有哪些不足。突发事件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对动不动就找家长、学校告状的班主任最反感,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将无法开展。3、处理事件时,应深刻而不敷浅学生很清楚应该尊敬师长,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也是《教育法》规定的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不敬”事件,其背后一定有隐情。我们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深入调查、了解,决不能敷衍了事。“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