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

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

ID:37239661

大小:3.23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11

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_第1页
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_第2页
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_第3页
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_第4页
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质岩岩石学第五章动力变质作用 及动力变质岩本章重点1.掌握动力变质作用的概念;2.掌握动力变质岩一般特征;3.掌握动力变质岩的分类原则和依据;4.掌握两类动力变质岩的主要鉴别特征。本章难点1.动力变质岩的识别标志;2.两类动力变质岩的鉴别特征。5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5.1概述1.概念动力变质作用(dynamometamorphism)地壳内力引起岩石产生强烈错动,发生变形、破碎、粒化,直至产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的过程。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发育于造山带(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可呈大面积分布)、断裂带(主要是深大断裂,带状展布)。5.1概述2.

2、一般特征1)分布地壳较浅处(0~15km)及构造带;按变形特点进一步分为:0~4km,脆性变形,破碎为主;4~10km过渡带,破碎、劈理化,可有少量重结晶或变质结晶;>10km,韧性变形为主,常伴有重结晶-变质结晶的发育。5.1概述2)环境条件Ps为主导作用,向深部有T的递增;T还受应变速率的控制(正相关),但T总体低,C少。3)变形变质过程高应变速率时,为浅部、脆性;当温度很高时,可产生构造重熔(非晶态高温流变);低应变速率时,为韧性,结晶普遍,过程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5.1概述4)岩石组合平面上由应力强度决定分带性,对称时中心为

3、高强应变,向两侧围岩渐变;垂深上由脆性→韧性渐变过渡;岩石组合与所处的构造位置、错动方式、作用强度、持续时间等有关。5.1概述3.一般岩石特征1)岩石展布与区域构造线一致,与大断裂带平行间杂分布。2)岩石具变形→破裂→粒化→糜棱化→动态重结晶或变质(动态或静态)结晶,出现机械定向、流变至应力生长。晚期的静态结晶可能是恢复期的,也可能是叠加的。5.1概述3)发生破裂的岩石块体称为岩块,破碎时较粗的岩石碎块按形态称为(构造)透镜体、(构造)角砾;较粗的矿物颗粒称为碎斑,较细的(粒化)颗粒称为碎基。4)常呈带状、透镜状分布,可呈对称分带。5)

4、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为低温矿物组合,常见硅化、绿泥石化等。5.1概述4.分类按变形性质、程度及结晶粒度分为脆性的——碎裂岩类,韧性的——糜棱岩类,结晶的——构造片岩类(表5-1)。在构造地质学或其它学科中所说的“断层岩、构造岩”与此处有一些差异,主要是分类依据不一致。“断层泥、断层角砾、构造透镜体”等从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岩石”范畴,而只是断裂产物。动力变质岩分类5.2碎裂岩类1.概述碎裂岩(cataalastite)脆性变形为主形成的一类动力变质岩。多见于地壳浅部(<4km)断裂带中,应变速率较大,Ps为主导,T低,C少,但C多时可有重结晶

5、或少量变质结晶;压性为主时可形成定向构造(挤压透镜体),与未固结的断层产物及未变形围岩过渡,易识别。5.2碎裂岩类2.岩石特征1)岩石具变形→破裂→粒化→熔化。2)碎裂结构(狭义的),块状、角砾状、带状、微纹状(熔化后)等构造。3)矿物破碎-粒化,重结晶不明显,压性为主时定向趋于明显。4)变质结晶弱或无,流体活动时可有少量变晶,粒内变形弱或较弱。5.2碎裂岩类3.主要类型按变形程度(结构、构造、变形粒度或碎基含量)划分出六类:1)构造角砾岩变形-破裂、角砾状结构,角砾状、透镜状等构造;破裂部分位移不太明显,角砾>2mm,碎基一般较少,无

6、明显结晶;是断裂成带的标志。5.2碎裂岩类2)碎裂岩碎裂结构,块状、角砾状构造;有明显的碎斑、碎基之分,结晶无或弱,以颗粒破碎为主,粒化清楚,主要是压性应力作用,有时定向,按碎基含量进一步分:碎基≤10%碎裂岩化+原岩名称10~50%碎裂+原岩名称50~90%原岩成分+碎裂岩注意:碎基、碎斑是相对粒度大小,粒化、破碎是以原矿物粒度为参照系。5.2碎裂岩类花岗碎裂岩5.2碎裂岩类3)碎斑岩碎斑结构,块状、带状构造;粒化明显,碎基很多,结晶无或弱,可定向;其中碎斑为原岩矿物的残粒,近于原矿物颗粒大小,与碎裂岩中碎斑可为矿物集合体不一致。碎斑

7、含量<10%,碎基大都为细-显微粒级,可有少量结晶。4)碎粒岩碎粒结构,块状、带状构造;基本不含碎斑,碎基微-显微晶质(相当于砂级粒度),可有结晶。5.2碎裂岩类5)碎粉岩碎粉结构,块状、纹状构造;基本无碎斑,碎基显微晶质-隐晶质(相当于粉砂级的粒度),可有结晶。6)构造熔岩隐晶结构,层纹状、假熔岩状构造;原矿物成分不清显,由微光性近均质成分组成,常含大量暗色杂质,似火山玻璃质,故名;是高速应变时高温条件下的产物。少见。5.3糜棱岩类1.概述糜棱岩(mylonite)韧性变形为主,伴有普遍重结晶、变质结晶的一类动力变质岩。多见于地壳较深

8、(>10km)断裂带中;应变速率低,Ps为主的简单剪切条件;T低-较低,C存在,普遍定向;多与非盖层岩石相间,是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的代表性产物,有时不易与区域变质岩相区别。5.3糜棱岩类2.矿物韧性变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