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36975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关爱残疾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关爱残疾人》窗体底端窗体顶端一、教学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整堂课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二、教学目的: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真实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3、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三、教学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
2、一次模拟活动。(板书“残疾人”) 大家一定听说过“残疾人”这种称呼,请问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生:自由发表意见,纷纷举出残疾人的例子——盲人、聋哑人……师:对,残疾人就是身体的某个部分有障碍的人。师:在我们身边还经常能看到许多智力发育不够健全的人,我们称之为“智障”,这样的人也是残疾人(让学生们懂得“智障”的人也属于残疾人,也应该友爱、平等地对待他们)。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能讲讲你对他的了解吗?(请同学们发表看法,说说自己见过的残疾人)。生:我家楼上老爷爷就是残疾人,他的下半身都瘫痪了。有时他家没人时,我都去帮
3、你做一些力所能极的事情。(2)、通过活动,加深体验师:虽然同学们可能都见过残疾人,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很多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老师先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找出六位同学做蒙眼走路的体验活动,老师讲清要求:三人一组,一人是观察员,负责观察同学的表现情况,一人把眼睛用丝巾蒙住,体验盲人,一人负责扶助走完全程,路线从东楼梯下到一楼穿过操场由侧门进入,上西楼梯回到教室。如此设计较长较多复杂的路线是想让学生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做盲人的不易。这次体验活动结束后,“盲人”和“扶助者”
4、互换,继续体验。教室内的同学们进行“传话活动”,老师告诉第一位同学一句话,同学们一个个向后传,不能动口,只能用手势表述。意在让学生们体会聋哑人的生活。(同学们尽力地用手比划着,但早已扭曲了那句话的原意)待“盲人”“聋哑人”体验活动都结束后。师:请同学们谈谈体会。生:从不同角度述说做盲人、聋哑人的不便与痛苦,尤其是“盲人”在路上或碰到墙上、或摔在楼梯上,可谓苦不堪言)师:下面,我们再来体验一下“单手穿衣”,一只手不准动,只能用另一只手来穿,(同学们用牙咬住衣服,代替另一只手,但又谈何容易,有的同学把嘴唇都划破了,有的忙活了近十分钟也
5、没有拉上拉链。)生1:我们用了一只手,如果两只手都没有了,那简直什么都做不了啦!残疾人确实太不容易了。”生2:现在我真正从内心体会到残疾人它们每干一件事,是那么的不容易啊!师:刚才,每个同学都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的感觉,都有一些感受,让我们把它们记录下来吧。(记录感受)师:看来同学们都体验到了,对正常人来说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残疾人却不是那么容易。尽管如此,许多残疾人像我们一样地学习、工作。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几位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残疾人,仔细阅读后,说说你还了解哪些这样可敬的残疾人?生:(学生阅读、汇报)孙膑、司马迁、张海迪、罗斯福…
6、…师:由此可见,残疾人不但值得我们去尊重,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残疾人呢?生:(踊跃发言)①以后每个星期我都要去帮助楼上的老爷爷做一些事。②我再也不嘲笑那些残疾人了,应该更加关心、帮助他们③在六堰天桥上有乞讨的残疾人,我以后要给他们钱、把他们带回家……{就第③位同学讨论}(面对孩子们一颗童稚而真诚的心,一方面要小心呵护,不忍挫伤,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课上所说的许多残疾人都能够克服困难,积极地生活和工作,而这些乞丐们却不学无术依靠别人施舍,对这样的残疾人,我们就该另当别论了)。师:(教育学生有些人不能
7、轻信,更不能去同情,帮助他们,不能被某些假象所蒙蔽。)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帮助残疾人的做法,你们知道吗?(引导学生认识盲道、无障碍通道、人民币上的盲文,电视台的哑语新闻等)。小结:我们关爱残疾人不仅要爱在口上,更要爱在行动上。反思:本课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由地进行体验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及相互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 评析:一、课堂模式的突破教师拿着书,满堂灌的模式已不在存在,让同学们在教室里和操场上做活动,打破了课堂里单一、呆板,师生相
8、对立的空间关系,使师生双向互动,彼此融合,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并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这样的活动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体现了新课程中活动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二、教学时间的尝试规定时间是为了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