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溶解度

7.2(2)溶解度

ID:37214321

大小:2.82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7.2(2)溶解度_第1页
7.2(2)溶解度_第2页
7.2(2)溶解度_第3页
7.2(2)溶解度_第4页
7.2(2)溶解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7.2(2)溶解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关镇中学有效教学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主备:周治林授课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主题饱7.2(2)溶解度任课教师周治林课型综合解决课课时3授课日期教材分析 在前六章里,学生接触了一些试剂,比如稀硫酸、盐酸等,它们都是溶液。本章专门安排学生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溶液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下一章将要学习酸、碱、盐,有关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发生的,因此,要明确告诉学生,本章内容在整个初三化学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学生一定要系统地掌握好本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七章第二节溶

2、解度是建立在饱和溶液的概念的基础上的。建立了溶解度的概念,就能对经常遇到的易溶、微溶、难溶等现象做出比较明确的解释。也为第四节过滤、结晶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学生分析通过一段时间与学生的接触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较浓,其它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自学能力较强,对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善于与其他学生或老师交流。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基础差、自学能力有限,因此要提供赏识性评价教学策略,给予个别关照、心理暗示以及适当的精神激励,克服自卑心理,让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心与

3、自信心,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1.新课的学习从问题讨论开始,组织学生根据课本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设疑、思考。2.6设计理念本课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充分自学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示范与指导,激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同伴之间互相探讨、互相评价、互相提升,从而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良好氛围进行学习。让他们获得新知,获得最

4、佳学习方法,获得快乐。3.做好活动探究一,让学生理解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必须确定“一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这两个条件。当两个条件不变时,多数物质的溶解有一定的限度。了解了这两点,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这种特殊的状态就是饱和状态。该溶液就是饱和溶液。而如果条件改变,饱和溶液就有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了。在建立溶解度概念时,一定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的温度下,比较不同量的溶剂里,溶质溶解的情况。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是表示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

5、变化情况。简单介绍三种情况也就行了。气体溶解度与日常生活有着更丰富的联系,如:烧开水、鱼塘养鱼、自制汽水等,就鼓励学生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提出问题。4.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饱和溶液的涵义并能判断出溶液是否达到饱和。2.说出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3.促进学生对物质的认识。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

6、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情感态度价值观:6通过溶解度的学习,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键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含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1 、自学指导法: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及时对学生产生的难以解决或出现较多的问题给与指导,使他们正确理解教材内容。 2 、点拨引导法: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在疑难处给予引导点拨。 3 、讨论交流法: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交流讨

7、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呈现共性问题、必要时进行细化为组问题,使学生深入、准确掌握新知。 4 、多元评价法: 对学生、小组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5、实验法:通过实验体验学习的严谨与快乐,认识实验这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本节课从饱和溶液的概念出发,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的对比,采取讨论的形式,运用联想、对比方法,总结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和归纳的能力。66.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溶解度曲线的特点,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提高学生分析

8、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边讲边练,小循环,快反馈。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当堂得到巩固。通过教师启发、实验、质疑、点拨,学生思考、观察、讨论、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手、脑、口并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关键教学准备1、《问题导读单》;2、《问题训练单》;3、实验仪器教学过程设计程序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2分钟创设联想与思考情景【旁白】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