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

ID:37212194

大小:1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9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_第1页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_第2页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_第3页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_第4页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_第5页
资源描述: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二)能力目标 1、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动手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生物科学素养。 2、通过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三、教学难点:主动运输。四、温故而知新1、细胞的边界是什么?2、细胞膜的功能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控制_______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的

2、信息交流。五、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书70-72页)1、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哪种需要消耗能量?2、被动运输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有什么异同?3、请试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主动运输。六、师生互动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能量载体举例O2、CO2、H2O、甘油、脂肪酸、乙醇、苯等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葡萄糖进入其它细胞Na+、K+、Ca2+等离子以及氨基酸等进出细胞52、生物大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胞吞和胞吐原理:细胞膜的______特点:物质通过小泡转移,物质并没有跨过细胞膜,而是通过膜的融合出入细胞,______消耗能

3、量,______载体。举例: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七、模型建构、思维拓展1、材料:橡皮泥(制作磷脂双分子层)、小汽车(表示载体蛋白)、黄豆(表示水分子)、长方形回形针(表示葡萄糖)、心形回形针(表示Na+)2、分小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3、按照设计方案分工制作模型4、作品展示、思维拓展(1)物质自由扩散的速度与浓度差有什么联系?结论:扩散的速度跟浓度差成     关系; 自由扩散的扩散速度只受      的限制。 (2)物质协助扩散的速度与浓度差有什么联系?结论:一定范围内,速度与浓度差成      关系;达最大值后,扩散速度由于    __

4、_____数量有限而不再增加; 协助扩散受    和5       的限制。(3)物质主动运输的速度与能量有什么联系? 结论:一定范围内,速度与能量成        关系;达最大值后,扩散速度由于       数量有限而不再增加; 物质运输速度与       和      有关。八、自主构建共同点共同点共同点大分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九、典例分析例1、2011年3月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核泄漏,导致环境中131I严重超标。若放射性物质131I进入人体,会在甲状腺细胞中积累。131I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例2、下列物

5、质中,进出细胞的转运速率与浓度梯度的关系符合右图曲线的是(  )A.氨基酸5B.二氧化碳C.核苷酸D.钙离子十、达标巩固检测1.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主动运输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H2OB.O2C.甘油D.K+3.下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中,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  )A.氨基酸B.Na+C.O2D.葡萄糖4.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

6、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5.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图    (填标号)。 (2)不需要载体又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填标号)。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填标号)。 (4)图①和图②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 5(5)细胞膜成分中对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在图    (填标号)中有表示。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