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ID:37209451

大小:91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9

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_第1页
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_第2页
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_第3页
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_第4页
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一、基本知识1.下列关于非均相物系的举例及说明中错误的是。甲:泡沫液,是液气组成的非均相物质,其中分散相是液体,分散介质是气体。乙:乳浊液,是液固组成的非均相物质,其中连续相是液体,分散介质是固体。丙:烟尘气,是气固组成的非均相物质,其中连续相是气体,分散介质是固体。丁:雾沫气,是气液组成的非均相物质,其中分散相是液体,分散介质是气体。①甲、乙②乙、丙③丙、丁④丁、甲2.下面论断中正确的有。①单位体积固体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称为该固体颗粒的比表面积②根据不同方面的等效性(质量等效、体积等效、比表面积等效等)

2、,可以定义不同的当量直径③形状系数是与非球形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表面积除以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的商④对于球形颗粒,只要一个参数,即颗粒直径便可惟一地确定其体积、表面积和比表面积⑤对于非球形颗粒,必须定义两个参数(通常定义体积当量直径和形状系数)才能确定其体积、表面积和比表面积3.下面有关颗粒群论断中正确的是。①在任何颗粒群中,都存在一定的尺寸(粒度)分布②颗粒粒度的测量方法有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电阻变化法、光散射与衍射法、表面积法等③对于大于70μm的颗粒,也就是工业固定床经常遇到的情况,常采用一套标准筛进行测量(筛分分析)④筛

3、分使用的标准筛系金属丝网编织而成,各国习用筛的开孔规格各异,常用的泰勒制是以每英寸边长上的孔数为筛号或称目数4.下面有关颗粒群筛分结果论断中正确的有。①筛分结果可用分布函数和频率函数图示②分布函数曲线上对应于某一尺寸dpi的分布函数Fi值表示直径小于dpi的颗粒占全部试样的质量分率,而该批颗粒的最大直径dp,max。处,其分布函数Fi的值为1③频率分布曲线上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质量分率等于该粒度范围内频率函数曲线下的面积,而频率分布函数曲线下的全部面积等于l④颗粒群的任何一个平均直径都不能全面代替一个分布函数5.颗粒

4、的比表面积α和床层的比表面αB及床层的空隙率ε之间的关系式为。①αB=(1-ε)/α②αB=α/ε③α=(1-ε)/αB④αB=αε)6.将床层空间均匀分成边长等于球形颗粒直径的方格,每一方格放置一颗固体颗粒,现有直径为d和D的两种球形颗粒,按上述规定进行填充,填充高度为lm,则两种颗粒层空隙率ε之间的关系为。①相等②直径大的ε大③直径小的ε小④无法比较7.在流体流过固定床内大量细小而密集的固体颗粒时,人们将床层中的不规则网状通道简化成长度为Le,若干个平行的直径为de7的圆形细管,这样简化的根据是。①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多为爬流

5、,单位体积床层所具有的表面积对流动阻力有决定性的作用②以单位流动空间的表面积相等作为准则来保证阻力损失即压降的等效性③这一物理模型在压降方面与真实过程是等效的④这是在对所研究过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复杂过程的合理简化8.在对过程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过程的特殊性有着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①A→C→E②A→B→E③A→C→D④B→F→DA:将复杂的真实过程本身简化成易于用数学方程式描述的物理模型。B:列出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C:对所得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即建立数学模型。D:采用幂函数方式逼近。E:

6、通过实验对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并测定模型参数。F:通过无因次化减少变量数目。9.正确描述表面过滤的论断为。①过滤介质常用多孔织物,其网孔尺寸未必一定小于被截留的颗粒直径②经过过滤初级阶段后形成的滤饼才是真正有效的过滤介质③过滤时,固体颗粒并不形成滤饼而是沉积于较厚的过滤介质内部,在惯性和扩散作用下,进入通道的固体颗粒趋向通道壁面并藉静电与表面力附着其上④过滤刚开始时,会有部分颗粒进入过滤介质网孔中发生架桥形象,同时也有少量颗粒穿过介质而混于滤液中10.描绘助滤剂的正确论断有。①采用助滤剂是为改变滤饼结构,增加滤饼刚性和滤饼的空

7、隙率②助滤剂应为不可压缩的粉状或纤维状固体。使用时,可将助滤剂混入待滤的悬浮液中一起过滤或预先制备只含助滤剂颗粒的悬浮液并先行过滤(称为预涂)。③助滤剂应能悬浮于料液中;粒子大小有适当的分布,不含可溶性盐类和色素,并具有化学稳定性④常使用的助滤剂有硅藻土、纤维素、活性炭、石棉等11.关于表面过滤中滤饼比表面积、滤饼空隙率、滤饼比阻的以下认识正确的是。甲:滤饼比表面积愈大,滤饼空隙率就愈小,滤液通过滤饼的压降就愈大。乙:滤饼空隙率愈大,滤饼的比阻就愈小,滤液通过滤饼的速度就愈高。丙:滤饼比表面积愈小,滤饼的比阻就愈大,滤液通过滤饼的

8、速度就愈低。①甲对,其余错②甲、乙对,丙错③乙对,其余错④甲、丙对,乙错12.假定在滤浆与滤渣中,液相与固相各自所占的体积分别与其单独存在时的体积相同,且滤液中不含固相,则获得1m3滤液所生成的滤渣体积V与固相在滤浆及滤渣中所占的体积分率e,es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