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

ID:37200130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9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_第1页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   例题: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 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2、                                               。  方案二: 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        色,证明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①请指出右图操作中的错误                                                         。    ②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2)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3)

4、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4)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                                                                                 

5、     。     ②观察到的现象                                                                     。  方案三: 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1)表中x=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

6、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赏析: 方案一:(1)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于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2)排除因盐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 方案二:(1)无;①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②NaOH+HCl===NaCl+H2O;                  (2)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3)碱;(4)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

7、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1)7;(2)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