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

ID:37197938

大小:1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析解易错点突破1.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致误例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6厘米,另一边长为2厘米,则它的周长为().A.10厘米B.14厘米C.10厘米或14厘米D.无法确定错解:由于本题未指明所给边长是等腰三角形的腰还是底,所以需讨论:①当腰长为6厘米时,底边长为2厘米,则周长为;②当腰长为2厘米时,底边长为6厘米,则周长为.故选C.分析:本题错在没有注意到三角形成立的条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腰长为2厘米,底边长为6厘米时,不能构成三角形.正解:本题只能把6厘米作为腰,2厘米作为底,故三角形的周长为14厘米,故选B.2.应用判定方法

2、致误例2如图3,已知AB=DC,OA=OD,∠A=∠D.问∠1=∠2吗?试说明理由.图3错解:∠1=∠2.理由如下:在△AOB和△DOC中,因为AB=DC,OA=OD,∠AOB=∠DOC.所以△AOB≌△DOC,所以∠1=∠2.分析:不存在“角角角(AAA)”和“边边角(SSA)”的判定方法,即对于一般三角形,“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和“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图4正解:在△AOB和△DOC中,因为AB=DC,∠A=∠D,OA=OD.所以△AOB≌△DOC(SAS),所以∠1=∠2.3.不理解“对应”致误例3已知在两个直角

3、三角形中,有一对锐角相等,又有一组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错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分析:对“ASA”全等判定法中“对应边相等”没有理解,错把边相等当成对应边相等.正解: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4所示,在,,CD=AB,,显然与不全等.重难点析解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例1(2008年邹城市)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该三角形的一条()A.中线B.角平分线C.高线D.边的垂直平分线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特征及其面积公式可知,等底同高的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只有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才能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故选A.评注:三角形的“三线”在解题中有

4、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要正确认识其定义及特征.2.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例2(2008年十堰市)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厘米,2厘米,3厘米B.2厘米,3厘米,6厘米C.4厘米,6厘米,8厘米D.5厘米,6厘米,12厘米分析: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只需检验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是否大于最长线段即可,若大于则能构成,否则不能构成.解: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然后观察四个选项,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只有4厘米,6厘米,8厘米.故选C.评注:涉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问题时,应注意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123图53.三角形的内角和例3(2008年

5、聊城市)如图5,,那么∠3的度数是().A.55°B.65°C.75°D.85°分析:本题可利用平角及邻补角的定义,把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解:由图5可知:与∠1相邻的补角为,与∠2相邻的补角为,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可得∠3=.故选B.评注:涉及三角形有关的角度计算问题,一般要考虑到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2图6例4如图6,已知,,.试说明.分析:要说明,只要说明即可.由已知条件可知,这两个三角形已经具备两边对应相等,因此再找这两边的夹角相等即可.解:,所以,即.又,,所以(SAS),所以.评注: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要说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

6、线段相等,常常通过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问题.5.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图7例5如图7,A,B,C,D是四个村庄,B,D,C在一条东西走向公路的沿线上,BD=1千米,DC=1千米,村庄AC、AD间也有公路相连,且AD⊥BC,AC=3千米,只有村庄AB之间由于间隔了一个小湖,所以无直接相连的公路.现准备在湖面上造一座斜拉桥,测得AE=1.2千米,BF=0.7千米.试求所建造的斜拉桥长有多少千米?分析:由于村庄AB之间间隔了一个小湖,无法直接测量,故可利用转化思想,由△ADB≌△ADC,得AB=AC=3千米,从而计算出EF的长.解:在△ADB和△ADC中,因为BD=D

7、C,∠ADB=∠ADC,AD=AD.所以△ADB≌△ADC(SAS).所以AB=AC=3千米.所以(千米).评注: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角相等的重要依据,教材中全等三角形的例题、习题有很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先转化为数学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