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96302
大小:1.0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简单机械和功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单机械和功练习题1.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2.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所示。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kg的刻度线上。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A.10gB.400gC.1000gD.4000g3.园艺师傅使用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4.观察图所
2、示的指甲刀的结构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一个杠杆,且是省力杠杆B.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C.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D.三个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5.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实验次数物重G/N拉力F/N11.00.6521.50.9032.01.156.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
3、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7.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A.500NB.250NC.300ND.800N8.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起重机吊起重物B.马拉车,车未动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9.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A.小明的质量B.
4、单杠的高度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10.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A.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11.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12.指出图中所列工具分别属于那种简单机械,剪刀;扳手;钻头。13.如图是一种拉杆式
5、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设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F为_________N。14.小强推着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则小车的速度为m/s.如果水平推力为10N,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J,功率为_________W.15.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_N,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功______J。16.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
6、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m。(g取10N/kg)17.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 ,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 。18.滑轮组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600N的重物缓慢提升2m,如右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50N。拉力做的功是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N19.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下图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
7、滑轮、绳重和摩擦)20.下图为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道钉的图片,若阻力F2为1500N,根据图片估算此道钉撬所用最小动力F1的大小。2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
8、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悬挂点钩码总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