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舆论波研究

(最新)网络舆论波研究

ID:37177803

大小:3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最新)网络舆论波研究_第1页
(最新)网络舆论波研究_第2页
(最新)网络舆论波研究_第3页
(最新)网络舆论波研究_第4页
(最新)网络舆论波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网络舆论波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舆论波研究 考察近年来发生的诸多网络舆论事件,可以发现网络舆论运动呈现出类似波浪运动的一些特征。为此,本文试图从海洋波浪力学中获取理论支持,深入分析网络舆论生成运动演化的机理,以期对中国当下的舆论传播生态提供理论分析工具,并能对舆论引导的实践工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应对策略。  为研究方便,本文选取2009年在杭州发生并引发全国关注的两起舆论事件作为分析案例。一起是“5·7”飙车案,另一起是“8·4”醉驾案;两案均由突发性的交通肇事引发,都致被撞行人死亡,都引发了网络舆论的密切关注。但细致分析后,却可以发现两案所产生的网络舆论既有相同的运动特征,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差

2、异性。以此为例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可以给人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舆论波”的概念解析  关于“舆论波”的概念,刘建明教授在他所著的几种舆论学专著中,均进行了介绍和界定。例如,他在《基础舆论学》中首次提出“舆论波”的概念:“舆论波是指具体事件引起的民心波动,它包括人们的意见波和社会行为波两种因素,由舆论中心以扇面形状向四方滚动,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舆论环境。”他在《社会舆论原理》一书中,对舆论波进行了更为系统、更为形象的描述:“社会舆论的传播呈现出波浪曲线,以起伏状态向四周推进,使一定范围的公众渐渐卷入舆论波。舆论波表现为舆论传播平缓与震荡的交替过程,在时

3、空延续中展示出舆论连续高涨的状态。”这一描述,对于网络舆论如波浪般的运动状态,同样非常贴切。  事实上,以上文献对“舆论波”的描述,主要是针对舆论传播过程中的外在影响及社会辐射而呈现出的“波”的特征。笔者认为,“舆论波”的概念还应该包括另一个层面的涵义,即在舆论自身的数量、规模的变动过程中,也呈现出“波”的特征。在网络舆论中,由于网络舆论往往是通过发帖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么这一特征就反映帖子数量增长率变化在时间上呈现波动,它可以通过实证性研究予以证实。结合这两方面的论述,在本文中,“舆论波”是指舆论由于内在传播机制的作用,往往会在数量增长率变化上呈现出上下起伏的波动

4、特征,从而使得舆论声势在对外影响力上呈现出波动特征。特别对于网络舆论波而言,在科学搜集到充分多的数据基础上,就能通过数学建模方式来刻画各种数量特征。至此,在理论上为采纳海洋波浪力学铺平了概念的基石。  二、波浪力学理论框架下对“舆论波”生成类型的界定  据波浪力学理论,波浪就是海水质点在它的平衡位置附近产生一种周期性的震动运动和能量的传播。波浪可以依照所受的扰动力不同进行分类:风浪、涌浪、潮波、风暴潮、海啸、船行波、内波等。例如:在风力的直接作用下形成的波浪,称为风浪;风停止后,波浪离开风区继续运动便称为涌浪。内波是发生在海水的内部,由两种密度不同的海水相对作用运

5、动而引起的波浪现象。比照波浪的分类知识,笔者依据舆论波的能量规模及其策动力来源,把舆论波分为:舆论涟漪、舆论风浪、舆论涌浪、舆论内波、舆论潮波、舆论海啸、舆论风暴等。以下只对与本文相关的四种类型的概念界定如下:  舆论风浪:可以界定为由某一公共事件引发的公众对某一专门议题的议论,并形成一定的公共意见或行为表达。在网络中往往体现在因某一特定的公共事件所引发的舆论。  舆论涌浪:可以界定为在舆论风浪过后,公众依然对事件波及的其他议题所形成的舆论。在网络中往往体现在舆论事件之外网民借题发挥而引发的非直接相关的舆论。  舆论内波:可以界定为在公众内部形成的因观点立场、阶层

6、利益、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差异所形成的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交锋等。在网络中往往体现为不同网民群体之间的意见争论。  舆论风暴:可以界定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集聚了巨大社会能量的舆论风浪。它往往是由相关的舆论波互相叠加,经过长久酝酿和持续性的运动发展而形成的。在网络中往往体现在大量的不同网络论坛之间所形成的铺天盖地的共同议论声势,往往裹挟着相关的历史议题,参与人气旺盛,表达激烈,甚至形成群体性的舆论行动。  三、杭州“5·7飙车案”舆论波运动演化的分析  首先来分析发生在杭州的“5.7飙车案”。为此,本文主要选取新浪网的专题《杭州飙车撞死人案》下的新闻报道及相关

7、评论的文本内容做研究材料进行分析。该专题导语介绍:“2009年5月7日晚,25岁浙大毕业生谭卓在走过斑马线时,被快速行驶的跑车撞死。车祸发生后,车主和朋友聚集在肇事现场谈笑风生引发网友对飙车族声讨。”该专题内的《杭州飙车案引发的舆论流变》一文对这起事件概括为四波“舆论流变”,由于这四波基本发生在5~6月份,在该文结论基础之上,笔者认为还要加上7月份出现的第五波。综合起来,分别是:  第一波:富家子VS优秀男生  第二波:70码VS民众常识  第三波:常委之子VS没有任何关系  第四波:交通肇事罪VS危害公共安全  第五波:替身说VS司法信任  在笔者分析看来,该舆

8、论事件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